近年來,宿州市埇橋區持續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徑,通過建機制筑基礎、搭載體拓渠道、解難題優服務三項舉措,完善體制機制,統籌整合資源,提升基層治理的向心力、聚合力、行動力,助推基層治理工作精準化、高效化。
建機制、筑基礎,健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治理體系。統好“一張網格”,成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小組,由區委書記任組長,統籌整合村(社區)內黨建和政法綜治、民政、信訪、文明創建等各類網格,實現“多網合一”。完善“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黨組織”四級聯動機制,全區共劃分一級網格36個、二級網格369個、三級網格4411個,配備網格員4400余人,形成上下協同貫通、左右銜接有力的基層治理格局。搭好“一個平臺”,推行“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工作機制,整合鎮村綜治中心、訴前調解指導站、人民調解委員會等平臺,打造便民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政策咨詢、信訪接待、矛盾調解等“一站式”服務。用好“一支隊伍”,創新開展黨員“掛牌 聯戶 亮身份”行動,按照產業發展、人居環境、信訪矛盾等類別,每戶“共產黨員戶”聯系3至5名普通農戶,推動黨員亮身份、踐承諾。
搭載體、拓渠道,激活“群眾參與、共建共治”治理模式。建立村級協商議事會制度,采取黨委書記抓全鎮、包村干部聯系村、相關部門齊抓共管模式,由村黨組織、村務監督委員會、基層群團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及其他利益相關方作為議事協商主體,共同解決村級疑難事務。培好用好鄉村“法律明白人”,組織63名村(居)法律顧問與1582名村“兩委”身份的“法律明白人”結對子,“一對多”指導法律知識,協助解決村級相關事項,提供專業化、精準化服務,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質效。找準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與鄉村治理有效切合點,科學設置鄉風文明評議清單,為農戶行為賦予固定分值,將評議結果與“黨員星級評定”“美麗庭院”評選等相結合,同時,拉長信用惠民清單,制定購物、就醫、乘車等13個方面28項結果運用場景,以“小積分”帶動“大治理”。
解難題、優服務,提升“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治理效能。矛盾調解“不斷檔”,暢通群眾說事渠道,全覆蓋搭建“百姓說事點”,采取“法庭+基層調解組織+網格員”調解模式,做到群眾事群眾說、群眾訴求有回應。今年以來,已打造朱仙莊鎮支個招工作室、大澤社區閨蜜調解團等基層矛盾調解品牌,全區信訪總量同比下降14%。走訪聯系“零距離”,圍繞“定人、定點、定時、定責”原則,組織網格員和黨員每周到包保網格和聯系戶至少走訪1次,面對面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形成網格員找問題、黨員中心戶領問題、黨支部研究問題的工作模式。今年以來,累計走訪群眾32.5萬人次,征求意見建議2.6萬余條。服務代辦“不打烊”,依托村黨群服務中心,完善村“兩委”成員坐班值班、全程代辦等制度,設立“接訴即辦”窗口,梳理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種類,靈活提供代買代辦、志愿服務、定點服務等,確保時時有回音、事事有著落。(許惠娜)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