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肥市瑤海區著力破解基層黨員教育“內容講不透”“形式跟不上”“成效看不見”等難題,開展以“微黨課”“微視頻”“微實踐”為主線的“三微”特色學用活動,推動黨員教育由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鞏固提升黨員教育工作質效。
講好“微黨課”,破解黨員教育“內容講不透”難題。將“微黨課”打造成黨員教育“必修課”,讓黨員在“一聽一講”中有收獲。聚焦“講什么”,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題”。從身邊人身邊事著手,著眼“小切口”,開發貼近生產生活、關系民生民情的《黨建共建 共促發展》《左鄰右舍 鄰里情深》《“暖寶”幸福驛站的老伙計們》等特色“微黨課”,變“大話題”為“微話題”,使黨課內容更貼近黨員情感需求。聚焦“誰來講”,以“身邊人”教育“身邊人”。按照個人自薦、單位推薦、組織遴選的方式,精選師資力量,打造覆蓋黨員領導干部、黨建工作指導員、“永久牌”老黨員、“紅色小管家”、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優秀黨員、道德模范等各類先進典型的“百名初心講師團”,讓“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人教身邊人”。聚焦“怎么講”,以“示范講”帶動“廣泛講”。靈活利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活動場所、企業會議室、校園、工地等各類場地,開展“微黨課四進”活動,因人制宜設置“書記講給書記聽”“榜樣說·說榜樣”“我是黨課主講人”等不同活動主題,推動黨課教育“進小區、進企業、進校園、進項目”,覆蓋黨員群眾1.2萬余人次。
用好“微視頻”,破解黨員教育“形式跟不上”難題。將“微視頻”打造成黨員教育“活教材”,讓黨員在“一拍一看”中有收獲。多維度發力,打造“精品力作”。緊扣社區書記項目、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專題,梳理基層一線、急難險重等崗位的典型人物和事跡,建立黨員故事資源庫、典型做法案例庫、榜樣人物素材庫,組建優勢互補、專兼結合的制片團隊,集思廣益創作視頻腳本,研討情節遞進,挖掘戲劇沖突,通過視角創新、敘事創新、結構創新,創作《這里夕陽正好》《忠誠到永遠》《有志不在年高》《致紅》等優秀黨員教育片50余部。多渠道展播,優化成果運用。立足“既要拍好、更要用好”的工作定位,利用遠教平臺和媒體平臺的傳播優勢,提高黨建微視頻的傳播影響力,讓跳動的一幀幀畫面成為薪火相傳的“傳家之寶”,激發黨員群眾情感共鳴。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專題活動、書記講黨課等線下載體開展“觀摩·互動·研討”等影視教學活動,在“觀摩+分析”中提升對電教作品的理解;充分利用區街居三級黨群服務中心、瑤海先鋒網、公眾號平臺、微信工作群等線上載體進行 “云展播”,進一步放大黨員故事的社會影響力,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更廣、更深入。
做好“微實踐”,破解黨員教育“成效看不見”難題。將“微實踐”打造成黨員教育“訓練場”,讓黨員在“一行一事”中有收獲。搭建志愿服務平臺。組建“天長地久”“永久牌”“紅燭先鋒”“小巷管家”等黨員志愿服務隊225支,立足群眾多元化需求,設置民意調查員、矛盾調解員、黨建宣傳員、衛生監督員等崗位,引導黨員當好志愿服務“先鋒員”。今年以來,開展理論宣講、義診義剪、便民維修、公益法律咨詢等志愿服務9300余場次。搭建作風建設平臺。開展“勇擔當、抓細節、強作風、促發展”作風建設大提升專項行動,從政治站位、履職擔當、主動學習、深謀發展、上下團結、吃苦耐勞、注重細節、守正創新、務求實效、心存敬畏等方面進行檢視,引導黨員立足崗位獻智慧、抓落實、建新功,鍛造黨員干部過硬工作作風,用各項工作新成效檢驗黨員教育新成果。搭建議事解難平臺。打造“周四來說事”黨群議事會平臺,通過聯席會議共商、需求清單共領、重大事項共辦,開展協商議事980余次,閉環解決“社區定制”小巷公交路線開通、地庫積水、廣場舞噪音擾民等民生實事1280余件,有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將黨員教育落到“時時事事處處”。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