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椒縣堅持以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積極探索“三個一”工作法,通過強化組織建設、深化載體融合、優化工作舉措,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譜寫基層治理現代化新篇章。
強化組織建設,貫通多元共治“一條線”。深化拓展黨的組織體系覆蓋范圍,推動基層黨支部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小區、每一個村民小組,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圍繞基層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提升,大膽探索“誰來治理”“依何治理”“如何治理”方式方法。其中石沛鎮大季村從全國村民自治試點村發展成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在借鑒推廣大季村全國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先后打造了黨建引領下襄河鎮的“幸福里調解超市”、古河鎮的“三治三和”鄉村治理模式、石沛鎮的“1+4+N”鄉村治理模式、武崗鎮的“黨員積分卡”、馬廠鎮的“三民共進”等一批基層治理案例,形成了一套具有全椒特色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體制,真正把基層黨建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的工作優勢,近年來,全縣先后有35個村獲評國家和省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2個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深化載體融合,下好高效協同“一盤棋”。在農村和城市分別搭建不同的載體,匯聚基層治理合力。在農村,圍繞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深化積分制管理,先后建設村級自營的線下信用商超36家,線上信用網點37個,根據每戶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平安建設、文明鄉風等治理情況進行信用積分評定,并將信用積分以“一分一元”充值到卡,村民隨時刷卡兌換。截至目前,累計為950余戶農戶兌換了生活物品,并先后評選出最美庭院家庭50余個,文明家庭70余個。在城市,圍繞社區“大黨委”建設,推動資源、力量、服務下沉,組織86個機關事業單位與社區聯合組建社區“大黨委”15個,簽訂共建協議書,由聯建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擔任黨委委員,為加強社區服務、社區建設、統籌推進黨建工作等出策出力;圍繞“皖美紅色物業”建設,扎實推進業委會黨組織、物業企業黨組織的建設,推動小區物業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優不優”轉變。
優化工作舉措,織密為民服務“一張網”。健全“黨建+網格”治理體系,按照“網格建在支部上”的工作原則,鎮、社區、縣直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治理、發展等工作,及時梳理解決群眾關心關切的熱點、難點和堵點問題。堅持把黨員力量匯聚到網格上,作用發揮體現在網格上,全面整合各鎮村直管黨員、在職黨員、無職黨員等力量,并安排對群眾有熱情、對工作有激情的黨員骨干擔任網格長,帶領網格員做好各項服務。聚焦民生需求,邀請政治素質過硬、群眾基礎強、關心鎮村發展的退休黨員干部參與到基層治理工作中來,先后打造了古河鎮“老童工作室”、石沛鎮孤山村“韓賢文調解室”等一批亮點品牌,并將其作為網格化服務管理重要“哨聲源”,及早掌握網格內群眾呼聲、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等,并針對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訴求,做到第一時間收集,第一時間辦理,第一時間反饋,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今年以來共收集群眾訴求145個,協調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20余件。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