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明光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強基礎、補短板、創特色、樹品牌”的工作思路,持續深化“嘉山紅”黨建品牌,努力開創“基礎工作規范、亮點工作突出、黨建引領有力”的黨建新局面。
抓基層、強基礎,筑牢“紅色堡壘”。堅持“一盤棋”謀劃,建立市委書記常態化調研督導黨建工作機制,將“嘉山紅”黨建列入年度基層黨建重點工作清單,納入基層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內容,確定“基層黨建書記項目”25個。匯聚市委、黨(工)委、黨支部“三級聯動”工作合力,推動縣級領導督導責任、黨組織主體責任、“一把手”責任、組工干部幫帶責任“四責協同”落地落實,形成“督查—整改—檢查”工作閉環,今年以來,對1008個黨支部督查整改“全覆蓋”,按照“一點一策”,精準發力,常態指導。
抓班子、強隊伍,匯聚“紅色力量”。選優配強村(社區)干部隊伍,以優化“帶頭人”隊伍建設為抓手,對全市152個村(社區)“兩委”班子屆中分析,建立“1+2”模式村級后備干部庫。加強選派干部隊伍建設,堅持以“好中選優”為原則,因村選派、因需選派,明光市選派第九批駐村干部33人,其中“90后”干部19人。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組織開展“‘千名黨員進萬家’春風行動”,收集意見建議,現場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防汛救災一線考察識別入黨積極分子、黨的發展對象、預備黨員440余人。
抓典型、強帶動,打造“紅色陣地”。全域統籌,堅持“點上精品示范、線上品質出彩、面上全域提升”原則,依托環女山湖線、環明光主城區、319省道、104國道、江淮分水嶺風景道等交通主干道,打造“一核兩圈三線·嘉山紅”黨建示范帶。圍繞基層黨建分領域、分類打造“嘉山紅·村”“嘉山紅·城”“嘉山紅·企”等黨建示范點,助推基層黨建“點線面”全鏈條提升,并對黨建示范點采取“以獎代補”形式給予激勵保障,在“星級強村(居)”爭創、先進基層黨組織等評選中優先考慮、推薦。目前已打造黨建示范點50個。
抓黨建、強發展,培優“紅色產業”。持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制定《明光市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獎勵方案(試行)》,分類設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先進獎、進步獎和增量獎,按照“資源共用、利益聯結、抱團聯營”的發展思路,整合資金實施“跨鎮聯村”項目5個,依托紅色車間、標準化廠房、鄉村旅游等,培育打造特色“共富工坊”5個,增加穩定就業65人、季節性臨時就業70余人。同時,深化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采取“三評四審五公開”程序開展鄉風文明評議,制定明光“信用禮遇”15條2.0版,探索信用主體評價結果“跨鎮互認共享”機制,打造信用積分超市56個。
抓網格、強服務,深化“紅色治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將黨建、綜治、鄉村振興等各類網格統一整合成“一張網”,根據自然村莊、住宅小區、工業集中區等集居情況,將全市劃分全科網格790個。按照“1名網格長+若干專兼職網格員”標準,組建“網格服務團隊”,通過擇優選聘、社會化招錄等方式,共選配790名網格長和902名網格員。并制定網格員(長)五大類職責,為群眾提供55項幫代辦服務,嚴格事務準入機制,推動各類服務事項高效辦理,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