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組織部長會議指出,要著力建設政治過硬、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以隊伍高素質保證發展高質量。組織部門作為管黨治黨、選人用人的重要職能部門,要在育選管用環節持續用力,奮力推動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落地生根,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蚌埠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堅持政治標準,樹立鮮明選人用人導向。突出政治建設統領地位,切實把好選人用人的首要關口,聚焦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省委“六選六不選”用人要求,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推動“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制定出臺《關于注重從基層一線培養選拔黨政領導干部的意見》,推動形成“四個一線”工作機制。嚴格執行《安徽省干部政治素質考察辦法(試行)》,結合日??疾?、年度綜合考核、干部調研等工作開展正反向測評,梳理出10條正向評價標準和26種負面表現,變隱形特征為顯性條款,引導干部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完善“首查首問一測評”工作機制,建立關鍵崗位干部政治素質檔案,確保選出來的干部政治上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
創新選用機制,讓“能者”脫穎而出。大力實施“8296”工程(即2019—2023年5年內,全市“80后”縣處級干部達到200名左右、“90后”鄉科級干部達到600名左右),研究制定《蚌埠市優秀年輕干部常態化管理辦法》,不斷加大優秀年輕干部選拔力度,真正使“能者”出得來、用得好、走得遠。創新開展干部隊伍建設“1+3”專題調研,重點從鄉街、扶貧等基層艱苦一線和黨建、經濟等領域掌握一批40歲以下、近期可關注的正科級干部,發現一批35歲以下、有培養潛力的科級領導干部,分類建立財政金融、基層治理等10類優秀年輕干部儲備庫以及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黨外干部3個專題庫。以縣鄉兩級換屆為契機,拓寬選人用人視野,放眼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千方百計發現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從省統計局、省發改委、省檢察院、安徽財經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省農行等單位引進一批具有博士學歷、高級職稱和豐富工作經歷的優秀干部到蚌埠市任職、掛職。
注重關愛激勵,使“優者”得到嘉獎。堅持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生活上關懷,認真落實省委組織部關心關愛干部20條具體措施,逐項分解,細化分工,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充分發揮職級晉升的杠桿作用,注重調動各年齡段干部的積極性,合理使用一批年齡較大、資歷較老、工作表現較好的“務實派”“老黃?!?,形成“晉升一個、激勵一批、帶動一片”的工作局面。圍繞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抗洪救災保衛戰、復工復產聯動戰、改革創新主動戰、城鄉建設升級戰、民生改善持久戰,在全市范圍內選樹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先進典型,并在市級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積極推動容錯免責和澄清保護機制落地見效,按照“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注意劃清為公與徇私、失誤與失職、敢為與亂為的界限,旗幟鮮明地營造上級為下級擔當、組織為干部擔當、干部為事業擔當的良好環境。集中開展“暖心回訪”活動,加強跟蹤引導,幫助改正提高,讓受處分干部放下包袱、解開心結、輕裝上陣,對認識深刻、整改到位、業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重新使用。
強化考核運用,令“庸者”無處遁形。落實《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條例》有關規定,充分運用年度考核結果,發揮考核指揮棒、助推器作用,區分優劣、獎優罰劣、激勵擔當。堅持看實績、看潛績、看擔當,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為識別干部、評判優劣、獎懲升降的重要標準,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組織和群眾認不認可作為評價干部的根本依據。健全和完善市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機制,對“優秀”等次縣級干部(領導人員)進行通報表揚、嘉獎,最大限度調動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熱情。堅持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并重,對在綜合考核中個人履職不力、缺乏進取精神、能力本領欠佳、工作作風不實等需要重點關注的人員,由相關負責同志反饋分數和排名,下發考核情況提示函,指出不足,鞭策改正,讓“能者”有市場、讓“庸者”有壓力。
從嚴監督干部,將“劣者”擋在門外。堅持嚴早嚴小、抓實抓細,持續用功發力,著力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住關鍵事、管在關鍵時。做深做實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工作,做好政策提醒,對新提任的領導干部第一時間送制度、講規矩、提要求,在總結完善“警示案例”“重點提示”“常見問題清單”“填報提醒卡”等做法的基礎上,落實“六個必須”,針對“三類重點人群”做到“三個重點提醒”。充分運用提醒函詢誡勉措施,發現問題及時咬耳扯袖,督促干部真正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認真貫徹落實《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辦法》,通過“一報告兩評議”、選人用人專項檢查、“帶病提拔”倒查等重點工作,將從嚴監督貫穿干部教育培訓、選拔任用、考核評價、激勵獎懲全過程,看選出來的干部群眾是否認可、是否體現正確用人導向。充分用好12380綜合舉報受理平臺,對選人用人相關信訪舉報及時受理、分類辦理、審慎處理,發揮好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始終保持“零容忍”高壓態勢,對不稱職干部要敢于動真格,對工作不盡職盡責的干部,依法給予處置,強化震懾效應,真正實現能進能出。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