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人民至上,是貫穿黨的二十大報告的一條主線,體現了我們黨的信仰信念、初心宗旨和價值追求,貫穿報告原則立場、奮斗目標、重大戰略、重大舉措之中,是我們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自覺做到“兩個維護”的一把“金鑰匙”。
堅持人民至上,是我們黨的信仰之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我們黨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了為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科學理論,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其世界觀和方法論成為新時代新征程上指導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自覺把堅持人民至上書寫在高高舉起的旗幟上,鐫刻在永葆本色的中國共產黨人的靈魂中。
堅持人民至上,是我們黨的寶貴歷史經驗。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得出的一條重要歷史經驗就是堅持人民至上。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無論是革命、建設還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時期,我們黨總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是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無不昭示著我們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堅持人民至上,是我們黨在新征程上必須完成的時代答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這一使命任務,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等各方面各環節的部署和舉措之中。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物質技術基礎;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塑造發展新優勢;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維護國家安全,建設平安中國;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戰略能力;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世界人民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