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強調,要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組織部門肩負選賢任能重要之職責,必須進一步建強干部選、育、管、用鏈條,著力鍛造一支堪當重任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突出政治標準精準“選”。政治標準是硬杠杠,來不得半點馬虎。要強化干部政治素質考察,細化考察標準,聚焦新時代好干部標準要求,從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個方面,量化成正反雙向具體化、能識別、可操作的硬指標。要靈活考察方式,將政治素質考察貫穿干部日常管理全過程、各環節,明確“五個一”考察措施,即形成一份問題清單、出具一份政治鑒定、組織一次專項測評、開展一次深入談話、走訪一次服務對象,全面了解干部政治能力、政治表現,并加強與紀檢監察、巡察、審計、信訪、政法等部門的聯動,精準評價干部政治素質。要強化結果運用,把干部政治素質考察結果作為選拔任用、管理監督、教育培養的重要依據,實行黨委(黨組)書記、組織委員在人選政治素質結論性意見上“雙簽字”,真正把政治過硬的干部選拔上來。
圍繞發展大局用心“育”。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教育培訓是關鍵和基礎。要緊扣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市縣委要求,圍繞發展大局,分類培育、按需培育、用心培育干部隊伍。要結合主題教育,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第一內容,充分利用舒城本地毛澤東視察舒茶紀念館、新四軍四支隊革命舊址等豐富的紅色資源,常態化開展黨性鍛煉,引導教育廣大黨員干部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要發揮黨校主陣地作用,利用舒城干部學堂,加強與安徽大學、安徽建筑大學等高校合作交流,統籌開展理論講授、文化旅游、鄉村振興、金融財稅、規劃建設、黨的建設等專題培訓,分類舉辦鄉科級領導干部、村黨組織書記、選派駐村工作隊、非公黨建指導員履職能力等專題培訓班,不斷提升黨員干部能力本領。要常態化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全國政協機關、長三角地區、合肥、宣城及市直單位掛職或跟班鍛煉,定期選派有培養潛力的干部到鄉村振興、信訪維穩、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重大任務一線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
堅持激勵約束并重“管”。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是我們黨加強干部管理的一貫方針。嚴管就是厚愛,厚愛必須嚴管。要充分發揮考核“風向標”“指揮棒”作用,立足實際設置差異化考核指標,引導廣大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事業觀和權力觀。要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扎實推進容錯糾錯工作,對影響期滿、表現突出的干部,適時重新起用。要用好、用活職務與職級并行政策、公務員嘉獎、休假、探親、體檢、周轉房等相關政策,最大限度解決干部合理訴求和切身困難,推動干部安心、安身、安業,激勵干部擔當作為。要堅持管在日常,嚴在經常,突出“一把手”和關鍵崗位監督,延伸“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監督觸角,嚴格落實干部監督聯席會議制度,綜合運用日常掌握、信訪舉報、網絡輿情等渠道,構建全方位、多角度干部監督管理格局。同時,要嚴格落實“凡提四必”要求,實行黨委(黨組)書記、紀委書記在人選廉潔自律結論性意見上“雙簽字”,嚴防“帶病提拔”“帶病上崗”。
注重人崗相適大膽“用”。人崗相適、人事相宜地使用干部是造就堪當重任的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的重要一環。組織部門,必須始終堅持事業為上、人崗相適、人事相宜、公道正派的用人原則和導向,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使崗位和人才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要加強對領導班子日常運行和領導干部一貫表現情況的調研了解和經常性考核,采取年度考核、日常考察、一線走訪、談心談話等方式常態化對班子各個要素進行綜合分析、定期研判,提出科學的調整配備建議。要著眼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建立優秀年輕干部人選儲備庫,建立健全日常發現、動態管理、遞進培養、適時使用的年輕干部選拔全鏈條機制。
(作者為舒城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