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用“十三個堅持”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進行了集中概括,深刻闡明了黨的建設的根本原則、科學布局、價值追求和重點任務,為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做好新時代黨的組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組織部門作為管黨治黨的重要職能部門,要全面對標對表、準確理解把握這一重要思想的重要意義、科學體系、實踐要求,切實轉化為推動泗縣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具體任務、具體舉措。
聚焦對標對表,在抓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落地轉化上精準發力。理論的價值在于實踐,思想的偉力在于行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是在黨的建設實踐過程中產生、發展、形成的,同時又回到實踐、指導實踐,是指引我們不斷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開創新時代黨的組織工作新局面的行動指南。學習貫徹這一重要思想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我們要帶頭領會深、把握準、落到位。及時把這一重要思想納入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納入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列入縣委黨校教學安排,作為組工干部學習培訓的首課、主課,組織各級黨組織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形式進行集中學習討論,引導基層黨員干部深刻理解這一重要思想的理論淵源、發展脈絡、立論依據、內在邏輯,以“學在深處、干在實處”的實際行動,一項一項抓落地、抓見效。
聚焦凝心鑄魂,在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上精準發力。政治上的堅定、行動上的自覺,均源自理論上的清醒。我們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深入實施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計劃,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納入理論學習必學、干部談話必談、黨校培訓必訓、理論測試必考的重要內容,持續開展“百名干部上講臺、千堂黨課下基層、萬名黨員進黨校”活動,引導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提高政治“三力”。精心組織實施第二批主題教育,綜合運用“線上+線下”“交流+研討”“個人自學+集體學習”“專題黨課+專家輔導”等多種形式,推動黨員干部持續改造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確保“新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聚焦堪當重任,在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上精準發力。事業發展,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隊伍。我們著眼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優化選育管用工作,做到以正確用人導向引領高質量發展、以正確考核導向保障高質量發展、以正確培養導向促進高質量發展。嚴把政治首關。發揮紀檢監察、審計信訪等部門“會診”機制作用,堅決把政治上有“硬傷”的干部識別出來、擋在門外。開展一線賽馬。分賽道制定“差異化”考核標準,提高關鍵指標權重,讓不同賽道干部分道賽跑,樹牢“以實績論英雄、憑實績用干部”的選任導向。實施“強筋壯骨”工程。每年至少舉辦基層治理等10期專題培訓班,選派一批干部到招商引資、產業園區等一線開展至少3個月的蹲苗鍛煉,促進干部提高能力本領。完善年輕干部“田間管理”全鏈機制。每年有計劃地安排50名左右年輕干部到“五個一線”進行遞進式培養、多崗位歷練,促進年輕干部在風吹雨打中壯苗出穗、成長成才。同時,聚焦“不讓基層一線干部煩心、不讓無意過失干部焦心、不讓履職擔當干部灰心”,建立健全“干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干部擔當”的引領機制,經常性開展“六必談”,持續規范精簡檢查、考核、評比事項,不斷完善容錯糾錯正面負面“兩張清單”,精準運用“能上能下”機制,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循環。
聚焦大抓基層,在健全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上精準發力。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我們要大力實施基層黨建質量提升工程,分領域一體推進基層黨的組織體系建設,切實筑牢黨在基層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工作基礎。實施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提升工程。建立健全“以旗定星、以星定酬”引領機制,做實“五面紅旗村”爭創、村干部“星級創評”兩大載體,以評旗標準錨定基層組織職責任務、以創旗目標引領基層干事創業方向、以評星定酬激發基層干部內生動力。實施村級集體經濟“拓源”工程,完善“黨組織+合作社+農戶”利益共享模式,總結推廣資產經營型等“六大模式”,不斷拓寬集體增收渠道。實施黨建引領城市治理提效工程。推進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實體化運行,縱向做實“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先鋒戶”五級構架,橫向健全街道黨工委居中引領,駐區單位、物業企業、業主委員會等聚合環繞的組織矩陣,形成共駐共建、共商共享的區域化城市黨建格局。實施新興領域黨建擴面提質工程。開展非公黨建“兩個覆蓋”提質增效行動,深入推進“三個一批”計劃,分類推進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單獨組建黨組織,擴大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影響力。開展“抓園區、帶組建、促發展”行動,緊密“園區黨工委—產業鏈黨組織—企業黨支部”組織鏈條,鞏固拓展機械制造、山芋加工2個“黨建鏈”引領“產業鏈”發展模式。實施黨員管理質量提升工程。嚴格政治審查,建立發展黨員正負面清單,實行發展黨員“25+”序號工作法,加大從青年和產業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力度,鞏固深化農村發展黨員違規違紀問題排查整頓成果,始終保持黨員隊伍“一池清水”。
聚焦人才強縣,在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上精準發力。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做好人才“需求側”分析,從人才“供給側”發力,深入實施“才匯泗州”工程,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培養專業人才、盤活鄉土人才,推動形成科學合理、分布均衡、精準供給的人才結構布局,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堅持高端引進。緊盯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編制“高精尖缺”引才目錄,發揮泗縣誠仕人才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平臺功能,面向長三角地區,緊盯人才“需求側”,實行市場化運營,大力招引產業發展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專業人才。堅持以產業發展為導向、以企業需求為牽引,利用杭州技師學院泗縣分院、宿州環保工程學校等縣內科教資源,建設一批“實訓基地”,優化宿州環保工程學校機電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汽車制造與維修專業學科建設,為汽車零部件等用工企業訂單式培養產業工人和“技工匠才”,不斷提升職業教育和地方產業的適配度。盤活鄉土人才。實施“人才興村”工程,依托長三角甘薯種業、金絲絞瓜和食用菌研究院平臺,廣泛集聚農業科技特派員、預制菜等農產品精深加工方面的人才,助力山芋、金絲絞瓜2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走向全國。同時,不斷健全“一把手”抓“第一資源”工作機制,推進實施人才“賽馬”機制,壓實“管行業必須管人才、抓項目更要抓人才”的責任,推動形成人才工作合力;不斷完善人才政策“一網查詢”、人才訴求“一窗受理”、人才服務“一站供給”、人才發展“一幫到底”的服務閉環,營造愛才敬才良好生態。
聚焦模范過硬,在建設“忠專實”“勤正廉”的組工隊伍上精準發力。組織部門是管黨治黨的重要職能部門,組工干部是管黨員的黨員、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肩負著黨和人民賦予的重要職責。要把政治標準作為組工隊伍建設的首要標準,說話看政治站位、辦事看政治擔當、做人看政治品行,確保組織工作由忠誠可靠的人來干。要實施組工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計劃,推動組工干部在加強學習中增強本領、在提升工作中提高自己、在破解難題中經受鍛造,確保每名組工干部都成為“行家里手”。要堅守公道正派的“生命線”,嚴格執行“十嚴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自身清、自身正、自身硬維護好組織部門、組工干部良好形象。
(作者為泗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