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領導干部作為發展的“引路人”、組織中的“關鍵少數”,只有常修為政之德,才能建強班子,帶好隊伍,推動發展。
看政德要把握“三個維度”。領導干部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都有政德操守的影子。觀察領導干部政德表現,可從“三個維度”來把握。一從是非之中看政德。我是誰?為了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這些大是大非問題,是領導干部的“必答題”。領導干部要帶頭將對黨忠誠融入血脈,銘刻在靈魂中,作為修身養德、建功立業的“壓艙石”。同時,要練就“火眼金睛”,準確識別“兩面人”,不被假象迷惑,站穩政治立場。二從公私之間看政德。“公”與“私”,從來都是檢驗黨員干部道德品行和職業操守的試金石。人生的高度在于境界和品格、貢獻與作為,腰間別著“小算盤”,心里沒有“大格局”,走到哪兒都不行。“公私”之間顯“政德”,“損公肥私”宛如蟻穴潰堤,“抱公絕私”好比群蜂筑巢。領導干部要有“把人做大、把事做精、把官做淡”的品質與情懷。三從作為之上看政德。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要牢記自己的責任所在、使命所在,既要掛帥、挑最重的擔子,當好“設計師”,又要出征、啃最硬的骨頭,當好“操盤手”。始終以想擔當的自覺、敢擔當的勇氣、會擔當的能力,努力做出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實績。
養政德要抓好“三個結合”。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政德為治黨抓手、為萬民所期,涵養政德要抓好“三個結合”。一是自律和他律相結合。標本兼治、全面加強黨員干部隊伍政德建設,組織開展“政德教育”主題活動,著力引導人人爭做“政德型”黨員干部,著力把人人培養成“政德型”黨員干部。二是短期與長期相結合。將政德建設作為黨員干部的主修課、必修課,納入黨員干部日常教育、黨校培訓的重要內容,既有長計劃、又有短安排,推進政德建設常態化、長效化。三是絕大多數與關鍵少數相結合。以黨員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為引領,放大“頭雁效應”,穩步提升政德建設整體水平,為全面從嚴治黨夯實根基。
考政德要答好“三個問題”。領導干部的政德表現是選人用人的核心要素。考準考實政德需要解決好“三個問題”。一要解決“考什么”問題。合理設置政德考核指標體系,從“四個意識”、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理想信念等維度細化“明大德”考評內容;從宗旨意識、工作實績、扶貧幫困等維度細化“守公德”考評內容;從落實個人事項相關制度、推進家風建設等維度細化“嚴私德”考評內容。二要解決“怎么考”問題。堅持德才與實績相統一,注重分析研判,堅持以平時考核、年度考核為基礎,以任期考察、綜合研判、任職考察為重點,采取民主測評、民意調查、個別談話等多種方式進行,多渠道了解干部政德表現情況。三要解決“怎么用”問題。將考核結果與干部評先評優、提拔重用相掛鉤,把政德考評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考核的主要依據,對政德情況考察為“好”的領導班子、領導干部予以表彰獎勵和優先提拔重用。
(作者為太湖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