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黨建--時代先鋒

以“無我之境”書寫“大愛”人生———記義務教學三十載的鄉村音樂教師嚴明友

來源:江淮雜志2020-04-21作者:張想想

“遵守紀律人人要自覺,互相監督切莫違反了,革命紀律條條要記清,人民戰士處處愛人民。”在定遠縣朱灣小學的音樂教室里,一群孩子正在聚精會神地上音樂課,黑板中央掛著用毛筆抄寫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曲譜和歌詞。這是已經91歲高齡的嚴明友老師的課堂,他對孩子們說道:“我們今天學的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它能教我們做人的道理。希望你們學會這首歌的同時,也能繼承這種優良的革命傳統,做一個懂紀律、守規矩的有用之才。”在嚴老師的課堂里出現最多的就是革命歌曲,而這些鏗鏘有力的曲調也總能讓他回憶起過去的軍旅時光。

革命種子,落入心田

定遠縣朱灣鎮,是嚴明友出生的地方。兒時的朱灣,正是新四軍抗擊日偽的重要戰場,在炮火連天的年代里,朱灣的熱血青年們為了保家衛國而浴血奮戰、前仆后繼,參軍、親軍成了當地的一種風氣。耳聞目睹敵人的殘暴和新四軍同鄉親們的魚水深情,嚴明友從小就在心中種下了革命的種子,一心想要加入部隊,去戰場上抗日殺敵。

1942年冬天,只有13歲的嚴明友報名參加了新四軍,分在新四軍二師政治部政工隊,為部隊演出。1943年部隊實施“精兵簡政”,他因年紀小被精減回家,重回學校。1948年8月,中學畢業的他第二次參軍。雖沒有上過戰場,但經歷過部隊的打磨和淬煉,他的意志更加堅定、對自我的要求也更高了。1952年秋天,嚴明友從部隊轉業到盱眙縣當會計。可他不愿意待在安逸的機關工作,強烈要求去條件艱苦的學校教書。領導批準了他的請求,于是,僅做了63天會計的嚴明友便前往當地的小學報到。在他心目中,做一名教師好比是政委,把文化知識和革命傳統教給孩子,便能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有用的人,這一樣是為革命做貢獻。當年播下的紅色種子,如今在他心中化成了一個“園丁夢”。

1955年,嚴明友調回定遠縣,先后在藕塘小學、年家崗小學、朱灣小學、朱灣中學承擔音樂、政治等教學工作。由于在部隊長期生活過,他始終保持著深厚的軍旅情結,尤愛教授革命年代的紅色歌曲,如《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學習雷鋒好榜樣》、《歌唱祖國》等。他說:“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革命的未來。要從小立大志,長大了才能精忠報國。我要利用三尺講臺這塊陣地,對學生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今已是朱灣鎮政府干部的宋運動仍記得自己上小學時最喜歡上嚴老師的課,不僅能聽到許多革命英雄的故事,還能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野外春秋游,大家打著紅旗,一路行軍一路歌。“印象最深的是每逢周末,嚴老師都會帶我們到生產隊義務勞動,幫助困難群眾,堅決不在生產隊或是群眾家里吃飯。”

從教以來,嚴明友一直保持著簡單清苦的生活習慣。常年身著同樣的藍色中山裝,冬天就加上一件軍大衣;住的是學校分配的十幾平的舊瓦房,連像樣的廚房也沒有;每月工資的大部分都捐助給了當地的貧困群眾。孤兒劉丹丹從小被人收養,家里窮上不起學,嚴明友一直資助她從小學讀到大學。每當學校有學生讀不起書要輟學,嚴明友定會登門家訪,主動將學費送到學生家里。幾十年來他資助過的學生不計其數。在困難時期,嚴老師還常常將自己的糧食和錢借給吃不上飯的鄉親,從不求回報。雖然他因為親屬歷史問題直到52歲才達成光榮入黨的心愿,可他在鄉親們的眼里早就是一名無私奉獻的合格黨員,展現出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忠誠和擔當。

義務教學,大愛無疆

1990年嚴明友即將退休,按規定可以享受離休待遇,但他婉拒了這樣優厚的待遇:“想想那些為中國革命犧牲的烈士們,他們沒有享受到新中國的幸福生活,比起他們來,我幸運多了。黨培養我這么多年,我不應該向組織上伸手要待遇、要福利了。”當時很多農村學校缺乏音樂老師,退休后的嚴明友也不愿閑下來,于是他每日步行8公里到附近的幾所小學,義務為孩子們上音樂課。

1994年,上海的一家化工廠贊助朱灣小學50萬元蓋教學樓。為表示感謝,嚴老師到上海為化工廠當了一年多的義務“門衛”。后因心系校園,嚴明友仍然回到了故鄉的講臺上。無論在哪兒上課,他都堅持不收學校任何報酬。為了不麻煩學校,他每天背著挎包步行去上課,中午就在教室里就著白開水吃自帶的干糧。有校長提出要接送他或是讓他免費在食堂就餐,都被他堅定地拒絕了。朱灣中學曾想給他換套大一些的宿舍,嚴明友說一個人住夠了,堅持不換。義務教書30年,嚴明友只收過朱灣小學一個學期共500元的工資,那還是因為學校提前做了賬,無法退回。

“活到老、學到老、教到老”,嚴老師一生都在踐行著自己立下的座右銘。為了提高自身藝術修養和教學水平,嚴明友于2006至2008年暑假自費到北京參加中央音樂學院樂器培訓班。培訓班的鋼琴老師在得知他已近80歲高齡還專程趕來學習,不由地感慨道:“您這么大年紀還來與少年兒童一起學鋼琴,不是一般的人,真了不起!”在培訓班的結業典禮上,學員們聽說嚴老師還要回家鄉教農村孩子們學習音樂時,都感動地報以熱烈掌聲,并紛紛和嚴老師合影留念。為了讓家鄉更多的孩子有條件學習音樂,嚴老師還自己掏錢為一些缺少樂器的學校添置電子琴。只要孩子們熱愛音樂,他便會盡其所能地創造條件。

紅色精神,發揚光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嚴明友并不覺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他總說:“我沒什么可講的。”但在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身體力行的影響下,這種至人無己、大愛無疆的精神逐漸散播開來。家住朱灣鎮大戶劉村的楊開武,是嚴明友先生的一位學生。1982年起,他便用自家房子開辦了一所民辦小學——復興小學。辦學花光了他的所有積蓄,可他一想到嚴老師如此高齡尚且還在義務教書,無論如何艱難,自己都應當堅持下來。如今,復興小學不再只有楊開武一個人支撐,他的兒女們感動于父親的堅持,陸續放棄外地工作,回家鄉同父親一起教書辦學。

2006年清明節,嚴明友帶領學生到朱灣鎮東邊的東圩村去給烈士掃墓。沒想到當年的烈士墓毀損嚴重,還時常被水淹沒,這令作為新四軍老戰士的嚴明友心情異常沉痛。自此以后,他四處奔走呼吁,親自撰寫當年新四軍攻打東圩子的戰斗情況材料并多次提交有關部門。在他堅持不懈奔走牽線的努力下,終于在2011年由政府籌資建成了現已作為定遠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烈士陵園。籌資期間,嚴老師帶頭捐款2000元。2014年朱灣鎮政府又修建“大戶劉戰斗紀念碑”,嚴老師再度捐款3000元。在這漫長又艱難的動員過程中,嚴老師將自己對革命先驅的感情和對故土深沉的愛轉化為源源不斷的動力,投入到了對家鄉革命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上,讓家鄉的后輩們也能牢記歷史、不忘初心。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總擔心自己對社會的貢獻還是太少。他最大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為黨的教育事業再盡一點綿力,為社會再發一點余熱。很少有人知道,這些年在嚴明友的衣服口袋里一直存放著一張器官捐獻志愿者的登記表復印件,上面是一段在2011年填寫的遺囑:“我的一切器官捐給品德好的工人、農民、戰士患者。死后免掉一切喪儀,速將尸首送到接收站,盼不誤時。”嚴明友傾其一生都在踐行著革命戰士的初心和使命,他將最初種在自己心間的紅色種子重又播撒到生他養他的這片熱土,將作為教師和共產黨人無我奉獻的情懷彰顯得淋漓盡致,從容無愧地書寫了自己平凡又輝煌的大愛人生。


責任編輯:史洪芳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狼人无码精华AV午夜精品| 国产女人爽的流水毛片| 免费无码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99riav视频国产在线看|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最新|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a级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日韩大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 eeuss影院www在线观看免费 | 交换交换乱杂烩系列yy| 韩国三级女电影完整版| 国语对白做受XXXXX在线中国|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公车校花小柔h|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6| 国外bbw免费视频| 中日韩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欧美性xxxx极品hd欧美风情| 华人亚洲欧美精品国产| 欧美一级特黄乱妇高清视频|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 久久久久国产视频| 欧美在线一级精品|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美日韩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播放| 桃子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免费五级在线观看日本片| 青青草视频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粗大挺进朋友孕妇| 国产乱子伦农村XXXX|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 一二三四国语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大胆欧美人术艺术| 亚洲欧美日韩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