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西軍、男、現(xiàn)年69歲。1958年入伍、1960年入黨,1963年退伍。退伍后在一家醬菜廠工作,后在原亳州市電影公司當(dāng)一名放映員,1998年退休。從張西軍的人生履歷中,可以看出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然而,普通的張西軍卻用他自己普通的方式寫出了一份完美的人生答卷。
心情好就是最大的幸福
市區(qū)青龍街46號,張西軍的住處,不能算家,房子是租的。從退休后他就住在這兒,主要為了照看鄉(xiāng)下的孫子在這兒上學(xué)。按說,退休后的張西軍應(yīng)該過得“滋潤”,和老伴兩個人有近1500多元退休金,足以應(yīng)付兩個人的生活。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已成家,雖不太富裕,對老人倒也孝順。但他甘愿過著一種清貧的生活,這從他“家”中的家什不難看出來:不到40平方米的房子,兩張大床,一張自己和老伴睡,另一張兩個孫子睡。兩張桌子,一張吃飯用,另一張放電視和一些雜物。外加幾個小木凳。這些幾乎就是他的全部家當(dāng)了。廚房是他自己搭建的,很小很簡易的那種,稍微高一點(diǎn)的幾乎都抬不起頭來。做飯用的是那種老式的地鍋,這在城里是很難見到的,燒的是他平時到處撿回來的木柴。對于這樣的生活,張西軍顯得很滿足:“吃不愁,穿不愁,比以前強(qiáng)得太多了。再說,什么叫福?有吃,有穿,心情好,就是最大的福。”
老張的快樂秘訣
熟悉張西軍的人都說它是一個快樂的老人,活得自在,這是事實(shí)。張西軍的快樂有他自己獨(dú)特的秘訣。1998年剛退休那陣子,張西軍的確感到很清閑,但時間稍一長,他就覺得內(nèi)心有點(diǎn)空虛。以前工作時忙碌慣了,猛地一閑下來,心里感到空落落的。大多數(shù)老人在退休之后都有自己的愛好,有的喜歡釣魚,有的喜歡遛鳥,有的喜歡打牌。這些愛好他一樣也沒有。張西軍常想,作為一個有著幾十年黨齡的共產(chǎn)黨員,雖然退休了,但身子骨還很結(jié)實(shí),平常跑步是鍛煉身體,但修橋補(bǔ)路也是鍛煉身體。釣魚遛鳥能陶冶情操,做好事同樣也可以讓人格升華。張西軍同志樂于助人做好事正是出于這些很樸素的原因。
有困難、找老張
張西軍到底做了多少好事,恐怕連他自己也說不清。他在部隊(duì)當(dāng)過工程兵,對于電工技術(shù)很在行,又有一定的鉗工基礎(chǔ),再加上他平時愛琢磨,學(xué)會了不少手藝。街坊鄰居誰家的燈具不亮了,要找張西軍;自行車壞了,要找張西軍;下水道堵了,要找張西軍。對于做這些事情,張西軍很樂意,有時自己甚至還要倒貼上買配件的錢,鄰居們有時過意不去,要給他報酬,都被他執(zhí)意謝絕了。他常說:“咱沒什么大能耐,既然干不了大事,也沒有錢去捐款,只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越是這樣心里越平衡、踏實(shí)、高興。人活著不就圖個心情舒坦嗎?我為人家做了一些事,自己從中得到了快樂,這也是在幫助自己呀! ”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有困難,找老張”這句話成了周邊鄰居們的口頭禪。張西軍是個有心人,為了節(jié)約做好事的“成本”,在日常生活中,他有意識的收集鐵絲、釘子、螺絲等東西,他自制了一個專用的收集工具:一根一米多長的棍子,一頭釘上磁鐵,到一些建筑垃圾中扒拉一會,就能吸到很多有用的“零件”。他有兩個“百寶箱”:一個是工具袋,裝滿了扳手、鉗子、電筆、螺絲刀等各式各樣的工具,這些都是他自己花錢買的;另一個袋子則是裝滿了各種各樣的釘子和各種各樣的螺絲等“小玩意”,這些都是他撿來的。對這兩個袋子,他自豪地說“一般遇到小問題,用這兩個袋子對付著都能解決,既省錢,又方便”。
“編外”的道路維修工
在市區(qū)一帶,經(jīng)常可以看到一個老人,騎著一個比較破舊的三輪車,車上放著一把鐵锨,到處“溜”。這個老人,相信很多人都見過,可能叫不出名字。他,就是張西軍。
張西軍到處“溜”有他自己的目的:為了鍛煉身體。他的身體很結(jié)實(shí),一點(diǎn)也不像是65歲的老人,他鍛煉的方式有很多種,但和別人不同的方式是修路。
更準(zhǔn)確地說是“墊路”。留心的話,我們在市區(qū)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情況:某處路面出現(xiàn)了破損,有了或大或小的坑洼,很快就被人填平了。這里面,有一部分是張西軍干的。一共填了多少處破損路面,張西軍自己也說不清。他經(jīng)常騎著三輪車滿處轉(zhuǎn),看到了就把它墊平。每墊平一程路,張西軍總是樂呵呵的說“這又不費(fèi)俺什么事,材料是從建筑垃圾中取得,一分錢不要?;ú欢嗌贂r間和力氣,舉手之勞,方便了多少人呀,再說,也鍛煉了身體,何樂而不為呢?”
張西軍用他的實(shí)際行動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yù)。2003年,安徽電視臺專門報道了他的事跡,他先后被評為“文明市民”、“感動亳州人物”、“道德模范人物”等榮譽(yù)稱號。
面對榮譽(yù),張西軍同志總是謙虛的說,我畢竟只是做了一些普通的小事,今后要繼續(xù)助人為樂,為構(gòu)建和諧社會作出一些貢獻(xiàn)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