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11點,尋甸縣為一位普通黨員舉辦了一場隆重的追悼會。
這是尋甸歷史上授予一位村官最高待遇的吊唁和葬禮——
縣委書記來了,縣長來了,縣級領導、各鄉鎮、各部門主要負責人,都一一走進會場,鞠躬致哀。
梅陽林,尋甸縣七星鎮最年輕的村黨支部書記,靜靜地安睡在靈堂中央,一面鮮紅的黨旗覆蓋在他的身上。環繞在他四周的鮮花傲放。
七星鎮江格村上百村民,一大早從20多公里外趕來,最后一次向與他們朝夕相處的村支書告別。與梅陽林素昧平生的尋甸縣各界群眾,也自發地來為這位讓他們敬仰的共產黨員送行。
送別的隊伍排出近2公里。
逝者如斯,一位年輕的村支書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定格在尋甸大地上,他用生命鐫刻了一塊共產黨人的豐碑……
忠誠
他堅定地回答“我會安排好的”
如果那個暴風雨的夜晚,他說一聲“不”,那么他又可以回到妻兒身邊,生活還會繼續,誰也不會為此而責怪他罷免他。
然而,那一刻他心中裝著一名黨的農村基層干部崇高的責任。“我會安排好的”,他用最樸實的語言,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nbsp;采訪手記
2010年,尋甸天災接踵而至。剛送走百年不遇的干旱,又迎來了歷史上罕見的水災。
6月25日晚,一場暴雨突然襲擊曲靖馬龍,降雨量達208毫米。與馬龍相鄰的尋甸七星鎮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襲擊。
強降雨嚴重地肆虐著七星鎮。轄區內平日風景綺麗的鳳龍灣撕開溫柔的面紗露出猙獰的面目。
縣防洪辦連連接到告急,牛欄江上游的鳳龍灣水庫上游降雨高達119毫米,造成水庫超警戒水位0.79米。鳳龍灣水庫告急,為保證水庫安全,經請示縣同意,6月26日凌晨,鳳龍灣溢洪道全開泄洪。泄洪量在短短幾小時內達到每秒近400立方米,一時間,滾滾洪流沿著馬龍河、牛欄江傾瀉而下。
水庫下游牛欄江水位猛漲,洪峰很快漫過河堤。位于鳳龍灣水庫下游的七星、河口等鄉鎮大量農田被淹沒,水庫壩塘險情頻發。
6月26日凌晨零點,七星鎮防汛辦向全鎮各村委會發出預警,要求各村委會負責人及水庫壩塘管理人員立即展開巡查,及時了解和監控汛情的發展。
那一夜,七星鎮江格村附近的磨朗沖小河河水上漲,通往江格村的路被淹沒,上百畝水稻、玉米、烤煙泡在水中。
那一夜,雷雨交加,江格村全村660戶人家、2800村民忐忑不安無法入眠。
那一夜,有一個人沒有回家,他獨自騎摩托冒雨從七星鎮趕往江格村外的柿花樹水壩排查險情。
他就是今年剛滿38歲的梅陽林。他出任江格村黨支部書記還不到3個月。
6月25日那天,梅陽林和往常一樣忙碌。上午他趕到鎮上開會,下午參加鎮上組織的七一植樹活動,又約人談七星鎮到江格村修水泥路用的沙石料供應問題。晚上,梅陽林正和朋友一起吃飯。老天突然像瘋了似地下起暴雨,忙碌了一天的梅陽林一時無法返回江格村。
凌晨1點零4分,還在鎮上躲雨的梅陽林接到鎮防汛辦主任楊奎的電話,要他特別注意江格村在建的柿花樹水壩,防止壩塘出現險情。
鎮防汛辦主任在電話里并沒有要求梅陽林馬上就去巡壩。如果梅陽林找個理由說服自己天亮再去,那么,他依然可以回到妻子兒女身邊,如果他不堅持自己一個人冒雨巡壩,他年輕的生命依然會延續,他照舊當丈夫做父親過他想要的生活。沒有人命令他,也不會有誰會埋怨他。
然而,這位年輕村支書的人生信條中,永遠沒有 “如果”。
“我會安排好的。”這是他留給上級的最后一句話。 面對風雨,梅陽林儼然是一名將赴戰場的士兵,回答堅定而勇敢。
他向同村的梅春成要回托他保管的摩托車,梅春成勸他雨停了再去,他堅決地說:“不行,水壩上有人有機械,要馬上去看,千萬不能出問題。村里住在矮處的十多戶人家,也要去看看。”說完騎著摩托就走了,走得很急,連雨披都來不及穿。
梅陽林冒著風雨去了,再也沒有回來。
江格村距離七星鎮約十二三公里路程,只有一條不寬的沙土路。村邊有一座小橋,橋面很窄,橋墩是用幾塊方形石頭壘的,橋下有一個涵洞,供兩公里外的磨浪沖小河汛期時泄洪。
26日清晨,同村的村民在這座橋下發現梅陽林的摩托車倒翻在河邊,人卻不見蹤影,打他的手機,永遠都是“無法接通”的回音。
這里距離江格村村委會不到10公里。
第二天的《昆明日報》刊出了記者現場采寫的“村支書巡河堤生死未卜”報道。這一消息,牽動著全市數萬讀者的心。
接連3天,讀者在猜測,家人在期盼,村民在呼喚。
接連3天,江格村的近百村民自發參與搜尋,每天冒雨沿牛欄江兩岸找尋。
接連3天,尋甸縣政府抽調縣武裝部、縣公安局、消防大隊及七星鎮民兵組成應急分隊趕赴現場展開搜救,并趕制了近千份“尋人啟事”分發到牛欄江沿岸的各個鄉鎮村,甚至還聯系了曲靖市沾益縣的警方,不放棄任何一絲希望。連續4天,七星鎮及江格村專門成立了工作小組,一面負責協調村里的各項工作,一面做好家屬安撫工作。
3天過去了,梅陽林依舊渺無音訊。不祥之兆籠罩全村。
6月29日下午1時左右,搜救小組接到一名護林員報稱,在尋甸縣河口鎮雙龍村委會附近河段的一棵樹上發現一具男性尸體。接到報告,七星鎮黨委副書記姚云第一時間帶領搜救小組趕往現場。
果然是他。
牛欄江中游,梅陽林泡在水中?;蛟S是被沿江沖下,衣服破爛,身體發脹,被掛在河對岸的樹上。
那一夜,尋甸冷雨凄凄。
夜晚的山間,只有點點微弱的光在移動,靜謐的山路上,只有急喘的呼吸。幾十名村民輪換抬著從牛欄江打撈上來的梅陽林。平日里粗獷的漢子抬著沉重的擔架,卻邁著最輕的步伐,唯恐驚醒“沉睡中”的梅支書。
江邊的荒山怪石林立、荊棘叢生、伸手不見五指。村民們用手機照明,沿著近70度的陡坡,奮力往公路攀爬。
梅陽林的親人從江格村趕來,從他胸前的6顆紅痣,和左腿上的一條很深的刀疤再度確認,他就是梅陽林。
這位年僅38歲的村支書,永遠地閉上了疲憊的雙眼。
今天,我們已經永遠無法知道那個雷電交加的深夜,在去巡壩的路上,梅陽林是否意識到危險?是否想到過他將面臨生死考驗?在他落入水中的最后一刻,他后悔自己的堅持了嗎?
記者先后3次到梅陽林身前生活和工作過的江格村采訪,在村里一個個農民樸實的之言片語中,在與他共事多年的村委會干部回憶中,在深愛著他的父母妻兒的講述中,我們可以肯定,那天晚上年輕的村支書走得那么堅定,那么義無反顧,是因為他心里想的是水壩安全,是因為他心上鐫刻著兩個大字——責任。
豐碑
江格群眾心中最堅強的脊梁
生前留口碑,身后樹豐碑,這是每一位黨員干部追求的最高境界。
幾天來,江格村的鄉親、村委會的同事、以及梅陽林的父母兄弟妻兒,用最樸實的語言,表達著對這位優秀村干部的贊譽、崇敬和愛戴。群眾的口碑,梅陽林永遠聽不到了。
如果他在天有靈,他可以遠遠地看見,自己用生命鐫刻的豐碑,永遠留在江格村的群眾心中。
—— 采訪手記
尋甸全縣14個鄉鎮共有174個村委會,但即便是在“一指走遍天下”資訊最發達的今天,搜遍百度引擎,也沒有一條信息來自江格村委會。
但今天江格村因梅陽林而名聲大振。只要在百度上輸入“尋甸七星江格村”,立刻會出現上萬條關于江格村支書梅陽林冒著暴雨巡水壩殉職的消息。
1972年6月14日,梅陽林出生在江格村委會發達小村一個普通農民家中。江格的山山水水養育了這個農民的后代,他對這片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和鄉親懷著深深的眷戀。
1992年,梅陽林從縣農中畢業,他沒有繼續考大學,而是選擇回家務農。從小就熱愛學習的梅陽林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定理。從他當上村干部那天起,從沒有放棄讀書學習。
2007年,梅陽林參加了“一村一名大學生”函授大專班學習,已出任村委會主任的他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他需要知識幫他插上飛翔的翅膀。兩年后,他以優異的成績從函授班畢業,立誓把學到的知識全部用于新農村建設。
江格村農業生產條件滯后,糧食作物產量低,經濟收入全依靠烤煙, 2009年全村總收入1068.92萬元,人均純收入1957元,貧困面巨大。因此,帶領全村老少脫貧致富,是梅陽林生前最大的愿望。
梅陽林從學校回鄉務農18年,入黨、當村干部整整15年。
1995年,他就當選江格村委會發達小村村長。5年后,他被選拔到江格村委會工作。在后來的10年中,他先后擔任村委會副主任兼文書、村委會主任、村黨支部副書記。今年4 月,他當選村黨支部書記。
他在村委會工作的10年中,他帶領江格8個村民小組660多戶人家,通過科學栽種烤煙和水稻,從貧窮中一步一步地走出來。
由于工作出色, 2007年,梅陽林被鎮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8年,被尋甸縣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9年,他被評為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先進個人。
村官恐怕是天底下最辛苦的“官”。“睜開眼睛忙到黑”,是對農村基層干部的真實寫照。然而,他們每個月得到的回報僅是一點微薄的生活補助。
采訪中梅陽林的妻子楊陸杏告訴我們,江格村這幾年靠種烤煙富裕起來的村民不少,買車開的村民也有。而梅陽林當村干部,一個月的生活補助前幾年僅有8元錢,現在好不容易漲到480元。因為當上村干部就意味著要為公家的事付出自己的全部時間精力,根本不可能再照管家里的農活。不然憑他的聰明,全家早就致富住上新房了。
但是,梅陽林卻從沒抱怨過什么。楊陸杏說:“他如果計較這點錢,早就不會再干了。”
梅陽林當村干部10年,全部精力用在工作上,用在為全村近3000鄉親謀利益上,為了江格村的父老鄉親,他幾乎顧不上自己的小家。
村民鄧福全說:“梅陽林這樣的干部做人很好,從來都處事公平,而且尊老愛幼。我們村很缺水,灌溉要走四五公里去牛欄江拉,連馬都拉不動了。梅支書心里掛著這事,他多次跑鎮上縣上,找領導要資金,想建一個水壩。為了這個水壩,他操透了心。好些村民議論,出事那晚上,要是換成別人,就不一定會去,但是梅支書肯定會去。”
鄧福全說,梅陽林長年累月頂風冒雨騎著摩托車跑鎮上跑村里,大家都看得出來,他是一心為了全村群眾。不然憑梅支書的能力,如果不當這個村干部,家里多種點烤煙,10年前就富起來了,早就開上汽車,也不消天天騎著摩托跑了。他天天在村委會忙,天天管別人家的事,自家的活計根本顧不上 。
七星鎮、江格村方圓也就幾平方公里。梅陽林的摩托車記錄了他每天的工作量。村民梅志春說,梅陽林鎮上村里跑每年不少于1萬公里,他的摩托車騎了4年至少4萬多公里。
說起梅陽林,村民馬強蓮連說了幾次“他的為人好得很”。
馬強蓮說,江格村在七星鎮是窮出名的,缺水不說,路又爛,前幾年山下打的谷子拉不回家,瘦一點的馬都爬不上去,自從梅陽林到村委會后,年年帶著大家修路,東補一點西補一點,現在大車都上得去了。前兩天還聽說,馬上就要修七星到江格的水泥路,村民都高興得很,盼著早一點動工,想不到梅支書這么快就走了。這樣的優秀干部死了太可惜了,江格村的百姓都為他感到痛心。
馬強蓮還告訴記者,梅陽林當了這么多年村干部,全村上下從沒有人說他的不是。江格的幾個自然村都很窮,梅陽林總是這個村那個村地跑,哪家窮就幫哪家。那天晚上下那么大的雨,他肯定是擔心水壩,急著去看才出事的。村里建水壩要讓地修路,就是他給我們動員的,他說的道理我們都清楚,建壩是為了我們。
村委會主任白志春說,梅陽林當了10多年村干部,村里很多人家都富起來了,可是他家至今沒脫貧,為什么?因為他根本沒有時間幫家里干活計。要謀群眾的發展,就無法謀自己的發展。梅支書就是這樣村干部,鎮上黨委政府交辦的任何工作,他從來沒有拖過后腿,經常連夜加班,不吃不喝也要完成。
白志春與梅陽林過去是同學,現在是搭檔,他對梅陽林最了解。他評價梅陽林基層工作經驗豐富,最大的優點就是對工作極端認真負責。
江格村委會副支書蔡美花還記得,梅支書最看重共產黨員榮譽,有一次一個村民在村委會閑聊時,說現在有些共產黨員根本不起作用,不幫群眾辦事,梅陽林馬上說,“那是少數人,多數共產黨員都是為人民做事的,不然就不配這個稱號。”
所有接觸過梅陽林的人都說,梅陽林平時能用行動讓干部“向我看齊”,關鍵時刻他才敢要求干部“跟我上”,他是江格群眾心中最堅強的脊梁。
追憶
帶領脫貧致富他是“一團火”
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路上,他是燃燒著的“一團火”。
當村支書3個月,為給全村修水壩,梅陽林絞盡腦汁費盡心機。然而,老天無眼,生前為水操勞的梅陽林,卻被水無情地帶走了。他生命中最后的火焰, 為解決農村群眾吃水難的問題而燃盡了?!?nbsp;采訪手記
尋甸縣至今還排在云南省73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名單上。下轄14個鄉鎮、173個村委會、50.5萬人口中,迄今還有8萬余人未脫貧。
江格村是七星鎮7個村委會中,面積最大卻是最窮的村委會。
江格村窮,就窮在缺水上。
雖然牛欄江由南向北貫穿江格全境,但由于村邊沒有水壩和水庫供水,8個自然小村,有6個嚴重缺水。村民守著江水沒水吃,生產生活用水,要到四五公里外的牛欄江去拉。
遠水解不了近渴,江格村民靠烤煙致富的門道被水給克住了。
今年3月,尋甸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江格的人畜用水更是格外緊張。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任村支書梅陽林,把第一把“火”燒在解決江格村2800人的吃水用水上。
他在村委會說:“江格主要是太缺水了,只要解決了水的問題,老百姓能多種點烤煙,日子就會慢慢好起來的”。
3個月來,梅陽林滿腦子裝的都是水。全村的生產和生活用水,是他還在當村委會主任時,就一直困擾在他心頭的憂患。當上了村支書,他有了決策權。
為江格修建一座水壩,讓全村近3000群眾不再受缺水之苦,走上脫貧致富之路。這就是這位村官最大而最樸實的心愿。
要修壩,資金從哪里來?在梅陽林生命里的最后3個月里,他天天騎著摩托跑鎮上縣上,申報項目爭取資金。
“為了建水壩,他的心都操心碎了!”七星鎮黨委辦公室主任馬繼浦說。
“梅陽林生前最急的是水,想得最多的也是水。他滿腦子想的,就是要把發達大村的小沖水庫穩固好,把小村柿花樹水壩建起來,就可以灌溉幾個自然村上千畝耕地,也解決了全村的吃水問題。”
白志春說梅陽林為修水壩的事跑斷了腿,要上報項目,要爭取資金,還要說服村民主動讓地。“為了解決江格村的缺水問題,他這個村支書真已經盡職盡責了。”
柿花樹水壩工程的包工頭魏汝泉至今還記得很清楚,6月8日那天,梅陽林來找他,告訴他村里決定修水壩了。梅陽林對他說目前修水壩的資金還沒有到位,但已經等不得了,地里的烤煙在收前要有充足的水澆灌。眼看雨季已來,再不把水壩建好,關不住水,別說烤煙受損,就連明年的春耕也得受影響,因此必須盡快將水壩建好。
魏汝泉了解梅陽林為人,他答應梅陽林工程隊會盡快進村修建水壩。
柿花樹水壩離江格村委會發達小村僅一公里多,從村子到水壩的只有一條小路,修壩的挖掘機械無法開進去。如果靠村民用鋤頭挖、簸箕抬,修建起來水壩是關不住水的。
梅陽林絞盡腦汁想到個辦法,就是修一條能過汽車的毛路。但要修路就要占用幾戶村民的耕地和烤煙。為了盡快讓水壩建好,梅陽林三番五次挨家挨戶地上門做工作,幾戶村民被梅書記的誠心打動了,終于讓出了地。
魏汝泉說,自從挖掘機械進場后,梅陽林就沒消停過。他三天兩頭跑工地。自己舍不得抽的煙,都給了工地上的農民工,就像是做自己家的工程一樣,一門心思就是想讓工人們確保工程質量,把水壩修得更牢一些。
柿花樹水壩多是很松的“泡土”,今天挖好的土方明天又垮了下來。梅陽林心里掛著工程質量,三天兩頭跑工地,一旦看到問題,就會及時向施工者提出改進要求。
在此之前無論報項目也好,要資金也罷,梅陽林都是親自跑。直到梅陽林召集村干部開會,通報修固發達大村水庫和修建發達小村水壩的項目上級已經批準,20萬資金即將到位的消息時,梅春成等人才相信江格村修水壩的夢想終于成為了現實。
梅陽林帶著村干部和全村群眾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使水壩迅速開工。6月25日,在暴雨來襲江格之前,也就是在梅陽林出事前一天,水壩建設已經接近尾聲。
魏汝泉最后一面見到梅陽林是25日上午,他在七星鎮遇到梅陽林。他告訴魏汝泉,明天就請鎮水務站的技術人員和鎮政府相關領導來水壩核查一下,最后看看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那天不算冷,但梅楊林卻穿了一件黑色的厚外衣。魏汝泉開玩笑問他咋個這么耐“捂”,他只淡淡地說了一聲“天天淋著雨騎摩托車來回跑,感冒了。”
因為頭晚下起大雨,又約好第二天跟鎮上的技術員到水壩檢查, 26日一早,魏汝泉就一直打梅陽林的電話,但電話始終不通。
由于江格的手機信號一貫不好,魏汝泉沒再繼續給梅陽林打電話。直到早上10點, 魏汝泉才聽到了他失蹤的消息。但他當時并不知道梅陽林已經永遠看不到竣工的那一刻了。
說起梅陽林,與他共事多年的蔡美花抽泣起來。她說梅陽林無論是當村委會主任還是當支部書記,說得最多的想的最多的就是水,有水就可以多種烤煙,多栽稻谷,老百姓就可以多一些收入,日子就會好過一點。但最讓人沒想到的,他的生命竟是水帶走的。
在江格村委會梅陽林簡陋的辦公室里,記者看見一份 “七星鎮江格村委會防汛應急小分隊”的文件,梅陽林擔任組長。文件的時間是6月24日。
但僅當了一天防汛小分隊組長的梅陽林,整日想著修固水塘、修建水壩幫村民解決生產生活用水的農村基層干部,一個為解決農村缺水問題殫精竭慮的共產黨員,年輕的生命被水帶走了。
旗幟
“困難前面不帶頭誰跟你干?”
在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一線,他是飄揚著的“一面旗”。
梅陽林作為一名黨的基層干部,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為農村群眾干實事。他說的話村民愛聽,他做的事群眾支持,在黨員和群眾心中,他就是江格村的一面旗幟。—— 采訪手記
沿著江格村一條小路,我們找到了發達小村18號。這里就是梅陽林家。
三間兩層木板瓦房已經很陳舊了,還是大哥和三哥分家后留給這位四弟的。中間的堂屋里,除了一臺29寸老式的電視機,家里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幾個支在角落的沙發,表面已經破了口,露出了發黑的海綿。廚房里的兩眼灶冷冰冰的,看得出來梅家已經有10多天沒起過火了。
靠近樓梯的墻邊有幾籮剛打的豬草。這是梅陽林15歲的大兒子杜壘嵐一大早出去打來的。
我們順墻角樓梯爬上樓,盡管腳步很輕,樓板還是吱嘎作響。木頭樓梯上已露出拳頭大的洞,看得見樓下的廚房。
杜壘嵐推開父親的房間讓我們進去。
這就是梅陽林的臥室兼書房。簡陋的房間里,有兩張床。梅陽林的衣服還搭在床欄上。一大摞書散亂地堆放在一個幾乎脫光油漆的木柜上—— 《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韓村河——來自京郊首富村的調查報告》、《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典型案例100篇》、《現代禮儀》、《實用文體寫作知識》、《農村衛生與健康》……
壘嵐說,由于村委會的工作很忙,爸爸很少在家,家里那么多農活媽媽一個人做不完,只好每年出錢雇工干活。但是農村找人干活是要管飯的,家里每年殺兩頭大肥豬還是不夠吃。
梅陽林妻子楊陸杏聽著兒子說他的父親,在堂房門口抹
著眼淚插話:“他經常說政府給他這么好的機會,自己苦點累點不算什么,一定要好好干,才對得起共產黨員的稱號,才對得起村里的鄉親們。”
梅陽林從來都把當村干部看成是自己干事業的“機會”。
1995年,梅陽林當上76戶、300多村民的發達小村村長。這怕是天底下最難當的干部。最瑣碎最繁雜的事都要去管。一會兒是張家的雞吃了李家的谷子,王家的狗攆了陳家的菜地;一會兒又是媳婦跟婆婆吵架、丈夫打老婆。
但梅陽林不怕煩,無論在小村任村長,還是到村委會當主任,無論當副支書還是任支書,不管工作多苦多累,他從來沒埋怨過什么。因為他把基層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事業。
楊陸杏和天底下的妻子一樣,最了解自己丈夫。她抽泣著告訴我們:梅陽林說村干部是很難當,但如果誰都不愿干,大家富不起來,最終我們的小家也富不起來。
梅陽林從來都把當村干部看成是自己干事業的“機會”。
2010年3月,梅陽林當選七星鎮江格村黨支部書記。中國人常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來形容面面俱到。但一個行政村黨務工作繁雜和瑣碎,超乎了我們想象——
從黨組織建設、抗旱救災、護林防火、三栽一種、計劃生育、創先爭優、農村合作醫療、民政救濟、人民調解,到治安保衛、交通安全、村鎮規劃、人口普查、征兵等等,地方黨委和政府部門的工作,村委會大都要對應,而且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實。
而對于一位村干部來說,每逢春耕秋種,從協調抽水、電費、修路、農具到化肥,凡是農戶解決不了的,他都必須去解決。每個自然村他都必須輪流跑,要看看哪家的秧栽下了哪家沒有栽,是人手不夠還是因為偷懶?都必須去管。
一名村官的辛苦勞頓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特別是在一個貧困縣的貧困村當干部,更重大責任是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要挑起這副擔子,就要有一根鐵打的脊梁。
江格村委會主任白志春說,梅陽林當了10多年村干部,幫助村里很多家庭脫貧,他自己家卻沒有脫貧,為什么?就是因為一名村干部心里要裝全村近3000村民,哪里有時間和精力幫家里干活計。梅陽林謀了群眾的發展,根本沒空謀自己的發展。
“在我們這種窮鄉僻壤,村干部是拿錢少做事多,要有一顆奉獻的心才干得下去。”
向陽村的村民們至今都記得,2008年為了從牛欄江中抽水,全村20多戶人家東拼西湊買了一臺變壓器,但今年初,抽水變壓器卻被偷了,要再湊近兩萬元買新的,村民已經無能為力。而當時旱情嚴重春耕在即,村民指望著剛剛上任的村黨支部書記梅陽林。
梅陽林撐起了村民的希望。他開動腦筋找朋友求同學,最終在60多公里外的金源鄉找到一位高中同學幫忙,僅花了4000多元買到一臺舊變壓器,解決了春耕的燃眉之急。
他當村委會主任那幾年,村里的路太爛,每逢烤煙收購季節,一遇陰雨連綿,從江格到鎮上的路就泥濘打滑,連馬車都不敢走。但是煙葉不能及時拉到鎮上煙站交售,時間長了就會變質,辛苦了一年的煙民就賣不到一個好價錢。
梅陽林撐起了致富的脊梁。他組織村干部帶頭修路,風雨無阻。為修路他天天泡在泥里,滿頭滿身都是泥漿,連妻子和兒子見了他都差點認不出了。
梅陽林說:“共產黨員就是要在這些困難面前帶頭,不然誰跟著你干?”
從他當村干部以來,經常往鎮上跑,都是為了解決江格的各種問題,跑資金、跑技術、跑人員,很多時候他都是利用自己的朋友、熟人、同學的關系,幫村委會辦事,幫村民辦事。
凡是在村民遇到困難時,總是想到梅陽林,凡是在群眾利益攸關的時刻,他總是能撐起堅強的脊梁。
梅陽林最終倒下了,但他在黨的農村基層崗位上豎起的“一面旗”卻依然飄揚著……
智慧
村民因他而感到踏實
在新農村建設重要崗位上,他是足智多謀的“一盤棋”。
面對瑣碎繁雜的農村事務,梅陽林從來都是腳踏實地,面對問題他敢說真話善辦實事,面對困難他開動腦筋謀事布局。村里無論遇到多大困難,他都能在自己的“棋盤”上沉著搞定?!?nbsp;采訪手記
梅陽林家中,至今還擺放著一張他在杭州西湖前的照片。那是2006年他參加鎮上組織新農村考察時拍的。照片中的梅陽林眼光深邃、躊躇滿志、意氣風發。
他的妻子楊陸杏今天還記得那次他從杭州學習回來后,十分興奮地向講述了杭州農民的生活,他好幾天睡不著覺,一直在考慮如何才能讓江格村3000群眾過上杭州農村一樣富裕的生活。
那時起,還是村委會主任的梅陽林,心里就盤算著為江格的脫貧致富進一步謀篇布局了。
上襪籠村是江格8個自然村中自然條件最差,也是最窮的小村。為了上襪籠村早日脫貧,梅陽林沒少費心血。他與村民一起出謀劃策,幫助村里解決了沼氣、人飲工程以及道路硬化問題,使全村群眾都受益。
上襪籠村村民李卜清告訴記者,因為上襪籠村地勢偏僻,村民盤的地遠,通訊信號一直不暢。為了解決村民與外界溝通的困難,梅支書多次與電信部門協商,最終在上襪籠村北山上安裝了移動通訊基站,現在全村幾乎每個角落都有信號,都能暢通地與外界聯系。
上襪籠村是江格的貧困村,村里有六七戶貧困農民至今還住在危房里。為了幫助他們重建家園,2008年起,梅陽林實施了“整村推進”的計劃。他一家家上門登記、調查,做記錄,了解這些貧困農戶的情況,最終在“整村推進”計劃的實施中,幫助他們解決了危房問題。
計劃生育是村干部要面對的最棘手的工作,為認真執行這項國策,梅陽林一絲不茍,到各村挨家挨戶做工作。江格村多年實現無多胎生育,就是他耐心細致“說破嘴跑斷腿”的結果。
梅陽林遇難前,已經有一個孩子的發達小村殘疾村民趙朝文兩口想再生一胎。因為他們都是殘疾人,要靠兄弟救助過活,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梅陽林知道情況后,反復多次上門根趙朝文兩口做思想工作。他以最樸實的道理說服了他們:“你們兩個是殘疾人,生活已經很困難,如果再養一個小孩,遇到的困難會更多,生活會更艱難,你們能順順利利把一個孩子撫養成人就很不容易了,再多養一個孩子,苦的還是你們自己。”
梅陽林的一番苦口婆心,趙朝文兩口終于打消再生一個的念頭,高高興興地領取了獨生子女證。
收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款項,更是一樁最難做通的工作。梅陽林硬是靠一雙腿,一張嘴,一家一戶地耐心細致地做工作,正是他卓有成效的思想工作,江格村委會在全鎮率先完成該項工作,被評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先進集體”。
一直在江格村委會掛鉤扶貧的七星鎮黨委辦公室主任馬繼浦告訴記者,梅陽林為江格村委會的計劃生育工作,為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是每當上級部門表彰時,他總是說“工作是大家一起干的,要表彰就表彰集體”。
江格村農民的收入主要來自種烤煙。一年到頭,江格的幾百農戶就指望著自己的烤煙能順利賣個好價錢,一到烤煙收購,家家爭先恐后。每年到收烤煙的季節,都是全體村干部最忙的時候,考量著每一個村干部協調能力。
每到這時,梅陽林總能運籌帷幄,哪家先送,哪家后送,井井有條。路爛了修路,免得道路顛簸煙葉質量受影響;車不夠協調車,確保全村群眾的烤煙都能送出。
今年4月,梅陽林當選江格黨支部書記后,承諾將在自己任期內帶領大家實現江格村快速發展。
在加強對村委會管理的同時,他對發達大村小壩塘進行擴容加固;實現江格到七星鎮的道路硬化;改造江格至發達小村道路;利用江格的自然優勢發展稻米和蔬菜;爭取建設雨海大橋……解決困擾牛欄江對岸的雨海村孩子上學難、群眾辦事難的問題。
梅陽林想要去干的事太多了。
短短3個月,他的承諾正一一兌現:從七星集鎮至江格戈泥村長12公里、寬4.5米的水泥硬化道路開始動工;為發達大村的群眾尋找到水源,并爭取到小壩塘除險加固的項目資金;為發達小村解決了人畜飲水困難問題……
江格村有了梅陽這樣的好干部,盡管村民還不富裕,但10年來村里民風淳樸鄉村和諧,從來沒有出現過一起違法亂紀問題,沒有毀林開荒,沒有超生處罰,更沒有發生過一起刑事治安案件,一個300多人的村委會,保持了和諧而安定的氛圍。
江格村正是有了梅陽這樣的好干部,全村上下都從心底里熱愛自己的村支書。
記者得知,梅陽林遺體找到的消息傳到江格后,上百正忙于農活的村民二話不說丟下農活馬上趕到牛欄江的黃家龍潭,連鄰近的雙龍村委會村民都自發參與,放牛的、種地的、做農活的,都伸出肩膀要求把梅陽林的遺體送到縣城。
在場的村民告訴記者:“那種場面太感人了,為了一個村干部,老百姓真的是心甘情愿。”
毛荒田村民金向文說:對我們老百姓來說,不管你是什么干部,只要你為老百姓辦好事,就是我們尊敬的干部。
“梅支書過去幫老百姓做了這么多事,我們最后送他一程算不了什么。”
尾聲
蒼天終有情 魂兮盼歸來
6月29日,蒼天有情,一直冷雨凄凄的江格村,天終于放晴了。
在冰冷的江水中浸泡了3天的梅陽林要回家了。
他一直操心的江格到七星的水泥路就要開建了,村民們將可以沿著寬敞的馬路到鎮上交售烤煙;他用生命換來的柿花樹水壩和發達大村小壩塘已經擴容加固,源源不斷的清流將滋潤著江格2000多畝莊稼 ;他一直堅持利用江格自然條件栽種的水稻已經郁郁蔥蔥……
然而這一切,梅陽林再也無法看到了。
他走得太匆忙,摩托車上插著鑰匙還來不及拔出;
他走太匆忙,村委會還有許多事務等他安排;
他走得太匆忙,77歲的老母親當晚胸口疼,還指望他回來問候一聲;小兒子的鞋子已露出腳趾頭,妻子還指望他在鎮上給兒子買雙鞋、大兒子早就想到鎮上趕集,還指望坐著父親的摩托車一起去……
梅陽林就這樣匆匆走了!對家人留下了太多的遺憾。給江格村留下太多他承諾過,要用畢生去實現的理想。
村民彭文寬說看見他遺體時,他的雙眼緊緊閉著,就像是睡著了一樣。但我們卻相信,此時,梅陽林的在天之靈正睜大眼睛深情地望著他眷戀的家鄉和親人們。
尋甸人民的好兒子梅陽林一路走好!
7月5日,尋甸縣七星鎮黨委向尋甸縣委提出申請,追授梅陽林為尋甸縣2010年度優秀共產黨員。
7月8日,中共昆明市委決定,追授梅陽林同志昆明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7月9日,中共昆明市委下發通知,要求在全市開展向梅陽林同志學習活動。
梅陽林,無愧于共產黨員這個光榮稱號。(記者 王曉潔 賈薇)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