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東縣原古城鎮范店村小學與很多農村小學一樣,校園環境落后、教學設施差,但卻因為一位女大學生校長的來到大變臉。這個人就是陸曉芳,她把賣房子的錢全部投進這所農村小學,不到一年時間,一座占地600m2的二層教學樓拔地而起。昨日,陸曉芳的大學同學為了支持她的辦學夢,還給她送來千余本書籍、畫冊、鉛筆和筆記本。
女大學生有個教師夢
“小時候跟小朋友一起玩過家家,我常拿個小黑板給他們上課,還模仿老師在黑板上寫字。”回想起孩童時光,陸曉芳笑著說,她從小就特別喜歡教師這個職業。
2002年,陸曉芳考入安徽農業大學林學專業,但她一直都沒有放棄當一名老師的夢想。一次偶然的機會陸曉芳知道古城鎮范店村小學面臨倒閉的境地,她便覺得這可能是一次機會。于是就背著家人偷偷坐車來到學校,卻被極度艱苦的條件所困擾。 “小學校與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偏僻的位置、簡陋的環境讓我想到了放棄。”回家后,陸曉芳忍不住把事情告訴了父母,沒有想到父母沒有責怪她,反而率先表態,“如果你真的想成就一番教育事業,就不能怕吃苦。 ”
父母賣房支持她辦學
父母的一番話啟迪了陸曉芳。 2006年7月份,她再次來到范店小學,把自己想辦學的想法與校方進行溝通。 “當時大學生辦學實在新奇,學校方面表示非常歡迎。 ”于是陸曉芳便開始邁出創業的第一步,但眼前面臨的困難迅速打消了她辦學的喜悅。 “我手上沒有多余的錢,辦學需要教學樓、課桌、聘用教師,并且合肥市教育局對私人辦學的要求很嚴格,我第一次感覺離夢想很遠。 ”
令陸曉芳意外的是,父母默默地賣掉合肥的老房子,同時又通過親戚周轉湊足40萬元。當他們把錢交到陸曉芳手中,來不及說句謝謝,陸曉芳便開始實施校園整改規劃。不到一年時間,一座占地600m2的二層教學樓拔地而起。 16間嶄新的教室,全新的課桌椅,一個全新的校名“肥東大路小學”綻放著希望的喜悅。
“這所學校花光了我父母所有的積蓄,我一定要辦出有特色的學校,讓農村孩子接受到跟城市同樣的教育,也要以此回報我的父母。”陸曉芳說,她堅持陶行知教育路線,整個人扎根在農村,踏踏實實的干教育。在陸曉芳的努力下,范店小學的孩子們成績有了明顯提高,尤其是畢業班,現在已有60多名孩子考入縣重點中學,這樣的成績可是史上從未有過的。
想給孩子找名音樂老師
面對初步的成功,陸曉芳并不驕傲,她開始為孩子們尋找有經驗的老師,不斷的鼓勵他們要好好學習。作為校長的她不僅要處理全校的所有雜事,還要擔任1至5年級的語文、英語、美術、音樂和思想品德的授課老師。一天五節課的超負荷工作她未曾喊累,只是有一件事時刻牽動著陸曉芳的心,她花錢買了一部電子琴,但因為沒有專業老師,所以電子琴一直被閑置著。 “我想請一位音樂老師,因為我們學校沒人會彈琴,沒人會跳舞,我多么希望有一天,能在校園里聽到孩子們稚嫩的歌聲還有那優美的琴聲啊! ”
昨日上午,來自安徽農業大學勤工助學中心的學生們帶著千余本書籍、畫冊、鉛筆和筆記本來到范店小學。看到母校的同學們還沒有忘記她和小學校,陸曉芳拉著同學們的手半天沒有說話。 “我這一生沒有遠大的理想,唯獨希望小學校能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將來能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周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