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告別了艱苦奮戰8個月的利比里亞維和戰場,北京軍區某集團軍工兵團團長江漢剛終于回到祖國。8天后,他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
檢驗結果讓所有人震驚:“胃癌晚期!”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了解到江漢剛同志身患癌癥仍堅守一線完成維和任務的先進事跡后,當即批示軍委和北京軍區領導,轉達對江漢剛同志的親切問候,并要求安排精心治療。
面對艱難險阻——他勇創一流維和業績
在利比里亞,有16個國家的軍隊在執行維和任務。中國維和部隊工兵分隊主要擔負第4戰區后勤補給道路維護、橋梁架設、機場修復和開辟臨時道路等緊急任務。
2008年4月,江漢剛帶領官兵受領的第一個任務是恢復第4戰區3條交通大動脈。連續苦戰幾天,剛修好的山路,一場大雨,瞬間被沖毀,重修后,很快又被沖毀。
江漢剛帶領官兵們邊干邊摸索,總結出“排水清淤、沙石回填、加高路拱、通風采光、深挖邊溝”的一整套雨季筑路方法,成功解決了熱帶雨林地區道路維修難題。
有了科學的方法,江漢剛帶領官兵加班加點,進行夜戰,搶回失去的時間,一舉攻克惡劣和重點路段69處,提前6天完成任務,打通了第4戰區的所有道路。在“聯利團”工作總結會上,任務區司令官奧比亞克將軍走到江漢剛面前,莊重地行了一個軍禮,說:“你們使當地人知道,即使在雨季,路也是能通的;即使在夜晚,人也是可以工作的。真是了不起!”
這是中國國防部維和辦公室處長、聯合國駐利比里亞維和特派團司令部軍職后勤處長李道忠向記者講述的故事——
2008年11月29日,“聯利團”為江漢剛帶領的工兵分隊舉行授予一級和平勛章儀式,此時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按照聯合國維和慣例,授勛儀式后的20多天,主要是做好回國前的輪換準備,不再擔負施工任務??删驮诖藭r,利比里亞政府提出請求,希望中國工兵幫助修建冀河大橋。
幾年前,冀河大橋坍塌,阻斷了哈伯港向內地運送國際救援物資的通道,利方又沒有能力單獨修復大橋。
江漢剛到現場勘查發現,河岸是陡坡懸崖,進出路不到4米寬,不適合機械作業,橋面懸空5米多,下面巖石裸露,水流湍急,人工作業風險很大。像這樣的復雜環境,架好橋少說也要一個月。
“聯利團”的指示是:“你們可以執行,也可以不執行。”
中國工兵分隊毅然選擇了執行!
江漢剛帶領38名共產黨員組成的突擊隊,白天兩班倒,晚上挑燈干,高溫50近攝氏度干,大雨傾盆也干,硬是在15天架起了一座高質量的、利比里亞國內最長的單層雙排鋼結構貝雷橋。利比里亞總統瑟利夫聞訊后破例接見了江漢剛,稱贊道:“你們夜以繼日地為利比里亞架設了跨度最長的貝雷大橋,這是送給利比里亞人民最好的‘圣誕禮物’!中國工兵是‘聯利團’維和部隊的典范。”
工兵分隊在利比里亞 資料圖片
面對重重考驗——他向世界展示中國軍人的博大胸懷
14年的戰亂給利比里亞帶來嚴重創傷,人民生活極度貧困。
距離中國營區不到10公里的叢林里,有一個部落叫甘巴村,村子與外界只有一條5公里長的羊腸小道。一天,酋長阿伯特找到江漢剛說:“大雨又把路沖毀了,村里剛剛豐收的香蕉、棕櫚和橡膠無法運到集市上,糧食和日用品也換不回來。”當時,盡管中國工兵分隊正擔負著格林威爾和塔佩塔兩個方向的施工任務,動用兵力已是極限,但江漢剛還是決定利用施工間隙幫助修路。
由于道路狹窄泥濘,機械車輛只能艱難地開進叢林作業。經過5天奮戰,道路被重新打通。竣工那天,村民們像過節一樣高興,不停地喊著“China good”。綏德魯市市長當場把這條路命名為“中利路”。
在江漢剛心中,當地人民是中國人民的朋友,當地人民的事就是中國工兵的事。一次,在前往科特迪瓦邊境處施工途中,江漢剛看到當地一所小學的教室年久失修,操場也被雨水浸泡成了泥塘,幾個利比里亞孩子抱著足球在操場邊發愁。第二天,他就帶著一支小分隊和部分機械來到這里,4天后,操場平整一新,教室的頂棚、墻壁也修繕一新,官兵們還為這所小學捐贈了一批學習用品。施工分隊離開時,全校師生列隊為他們送行,孩子們甚至用不太熟練的中文唱起了《今天是個好日子》。
在執行維和任務中,中國工兵分隊也曾因誤解受到指責。中國工兵分隊受領一項架橋任務后,由于材料遲遲運不到,施工沒能按時展開。負責工程保障的利比里亞公共事務部副部長約翰不了解情況,向“聯利團”反映是中方的責任。江漢剛當即通過軍事觀察員向“聯利團”提出申訴。
澄清事實后,江漢剛誠懇地與約翰溝通,共同研究架橋用料清單和保障方案。后來,約翰親自把材料運到工地,當他看到江漢剛和戰士們頂著烈日,揮汗如雨緊張施工,手上肩上都磨出了血泡時,很受感動,不僅找來兩名工程師提供技術支援,還到工地和中國工兵一起上螺絲、抬橋架,學著喊起了“一二、一二”的號子。
江漢剛和戰友們還與外軍積極開展互訪互學交流活動,先后成功舉辦各項活動60多場。利用聯合國日、八一建軍節、國慶節等時機,邀請各國維和部隊到中國營區聯歡,增進互信和友誼。
吸引著八方來客的中國工兵營區,逐漸成為一個傳播友誼的和諧家園。聯利團大小官員只要到綏德魯,都愿意到中國工兵營區落腳休息,很多駐利外軍官員也都愿意到中國營區走一走、看一看,希望能拍上一張照片作為紀念,為吃上一頓中餐引以為榮。
在8個月的維和行動中,工兵分隊把中國軍隊的友誼播撒到利比里亞群眾和各國維和部隊之中。中國國防部維和辦公室的領導稱贊江漢剛是一名“合格的維和外交官”!
8個月的維和,江漢剛向祖國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維和答卷;8個月的維和,死神卻在步步向江漢剛逼近。
官兵們克服重重施工困難,加緊搶修被雨水沖毀的道路 資料圖片
面對死神威脅——他誓死不離維和崗位
中國參加利比里亞維和行動開始于2003年12月,每批執行維和任務的時間8個月。2008年4月,江漢剛帶領274名官兵組成的中國赴利比里亞第7批維和部隊工兵分隊執行維和任務。
“到利比里亞任務區后,江團長馬不停蹄地到施工現場勘查地形、開展營區整治、進行維和交接,10多天的過度勞累,他感到胃部隱隱作痛,我給他送了點藥,提醒他注意身體。”工兵分隊軍醫、工兵團衛生隊長柏立建說。
僅第一個月,江漢剛就帶領工兵分隊升級改造路段14個,修復重點路段69處,提前6天高標準完成了道路升級改造任務。
8月24日,各項工程已經走上正軌,柏立建把江漢剛架到車上,可二級醫院檢查后無法確診,建議江漢剛到“聯利團”三級醫院做全面檢查。
柏立建和江漢剛都清楚,按照聯合國維和規定,一旦在三級醫院被查出重大病情,必須回國治療。
江漢剛堅決不去!
維和官兵在回國前夕,夜以繼日架設了冀河大橋 資料圖片
11月,修復綏德魯機場、架設大橋、道路維護的3項任務同時展開,維和任務進入攻堅階段,江漢剛干脆住在施工點,每天都是饑一頓飽一頓,一身泥一身水。
一天,江漢剛帶車回營區拉給養,柏立建嚇了一跳:“瘦了一大圈,面色蒼白,眼窩深陷。我檢查時撩開他上衣,一下子就愣住了,肚子上緊緊勒著一條擦車布做的帶子,還有幾條醒目的勒痕。”
12月17日,冀河大橋竣工前一天,江漢剛和戰士們一起冒雨緊張作業,從下午3點到6點,在大雨中堅持了3個小時,最后因胃疼暈倒在施工現場。
在利比里亞維和的257個日日夜夜里,江漢剛勒壞了2條擦車布擰成的腰帶,吃完的藥瓶有一挎包,體重從180斤下降到160多斤。
這不是中國維和官兵第一次直面死亡。自1990年我國首次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以來,1.7萬多名視使命高于生命的維和官兵和軍事人員中,先后有9名官兵犧牲在異國他鄉,把生命和鮮血永遠留在播撒和平的土地上!
他們用生命,履行著和平使命!
(陳輝、王玉山、楊慶民)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