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八旬老兵捐善款36萬元,資助貧困學生300名,到中小學義務宣講革命先烈事跡180多場——
樸素的黃軍裝,普通的黃球鞋,獨居在合肥市瑤海區的老兵戴清,一直保持著簡樸的生活習慣。 1992年離休后,他捐贈逾36萬元,用退休金資助了近300名貧困孩子上學。
今年81歲高齡的戴清,身子硬朗,精神矍鑠,聲音洪亮,談及遍及全國各地的“孫子孫女們”,更是笑逐顏開,“孩子們經常給我寫信、打電話,過年的時候電話都接不過來,他們一口一個爺爺,叫得可親熱了。 ”臥室里的1000多封學生來信是戴清的寶貝,“沒事的時候我就拿出來看看。 ”
1947年,16歲的戴清投身革命,他先后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戰役,后來在霍邱縣人武部、教育局、科技局工作。 “資助貧困學生這件事得從1963年說起。那年,全國掀起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熱潮,當時我負責這方面的工作。”在霍邱工作期間,戴清幾乎走遍了每一個鄉鎮,認識了不少家庭困難的學生,“1992年離休,我就想到幫助這些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2010年,陳芹芹父親去世、母親改嫁,不得已,她只身前往合肥紅旗建材大市場打工。戴清聽到消息,心急如焚,四處打聽這個自己曾經資助過的女孩下落。幾經周折,終于找到了她。戴清一邊耐心地做陳芹芹的思想工作,勸她繼續上學,一邊幫她尋找學校。最終,在戴清的幫助下,陳芹芹進入六安一家電腦學校讀書。他為陳芹芹交上了6300元學費,而且以家長的身份與校方簽訂了學習和就業合同。如今,陳芹芹已在上海一家公司當文秘。
這些年,戴清資助孩子上學毫不吝嗇,而他自己每月花銷僅300多元,“縱有良田萬頃,日食不過三餐;縱有廣廈千間,夜寢不過八尺。我一天三頓飯吃了,八尺床睡了,足矣! ”老人說。
除了捐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戴清還到中小學校宣講革命先烈事跡,先后走進合肥、六安市180多所中小學,做180多場專題報告,10萬多名中小學生接受了教育。 “我希望將革命精神傳遞到學生中去,激勵他們珍惜時光,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宣講中,他不要公車接送,自己乘公交;不接受單位招待,自己在街上隨便吃點;不需要安排住宿,自帶被子睡學校辦公室;不要任何報酬,自己不掙一分錢。“四不”傳為佳話,義舉得到表彰,2010年,他獲得全國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戴月披星為革命,清風兩袖寫春秋”。 2004年,戴清與省紅十字會簽訂了遺體捐贈協議,打算百年后將自己最后一份愛也獻給社會。(記者 高城 通訊員 解琛)
【記者手記】
投身革命,有著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戰斗豪情;捐資助學,展現全心全意服務人民的忠誠品質。耄耋老人戴清用畢生的行動,詮釋了“人生的價值不是索取,而是奉獻”的真諦。(常歡歡)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