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林思凡在“經營”他的的黑板報
郎溪縣姚村鄉鴉山村村民林思凡,33年堅持在村口出黑板報,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報道村里的好人好事。
“祖國鄉村建美好,環境衛生第一條。房前屋后要常掃,煙頭紙屑不亂拋……”隆冬時節,記者來到郎溪縣姚村鄉鴉山村采訪,偶遇小山村口一塊惹人關注的黑板報。 “這是為了勸導山民講衛生講文明,老林自編的順口溜。 ”村民老王笑著告訴記者。
老林名叫林思凡,73歲,與老伴經營日雜小店為生。林思凡的小店就開在古郎川八景之一的“鴉山老街”街口,老林店鋪門面墻上的黑板報成了老街的一道靚麗風景。
當過代課教師的老林,有點文學功底,他業余愛好就是寫寫詩文,用各色粉筆打扮那塊寬1米、長5米的大黑板,宣傳他認為值得宣傳的東西,不定期更換內容。他的這一愛好已堅持了33年。每年,黑板都要用黑漆“開光”一次。 33年用了多少盒粉筆,老林自己也不知道。板書工整大氣,語言通俗易懂。勞動間隙,茶余飯后,進店購物,村民大都喜歡在老林黑板報前看一看摘抄的有關法規和國策,品一品“發表”在黑板報上的好人好事。
老林雖已古稀之年,黑板報編排的內容卻能夠與時俱進。比如,春季是植樹造林的好時節,老林就出了“植綠造景、美化鴉山”的??O奶?,毒蛇出沒,老林就在黑板報的顯要位置溫馨提醒上山勞動的山民:“夏天已到,毒蛇活躍。 ”
冬季農閑,山民好賭。為了純正鄉風民俗,老林在黑板報上說《戒賭》:“勸你莫要學賭博,賭博沒有好結果。你贏我贏都想贏,到頭總是輸的多。輸了借債想趕本,越賭越是債臺筑。債上加債好難過,回家無顏見老婆。偷雞摸狗來還債,人人恥笑人人唾。賭徒戒賭金不換,懸崖止步后路闊。 ”
“六一”、“七一”、“元旦”、“春節”,防盜防騙防流感,黑板報推出了不少相應的“特刊”。近期,他還編排了一期“學習宣傳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老林還注意整理好人好事,宣傳文明新風,村里誰家喜事新辦,誰帶頭修橋補路,東家的兒媳孝順,西家的孩子拾金不昧等等新鮮事,他會及時“刊文”表揚。為了服務村民,老林還在黑板報上開設了“廣而告之”欄目,義務傳達辦理《殘疾證》、醫保等手續的消息。(王祖清、張敬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