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朝霞:最美麗的一抹朝霞
她的手機24小時開機,因為怕有緊急情況向她咨詢;她每到一個單位,這個單位就成為行業標兵;她連續20年將一名棄嬰撫養成人,連續7年幫助一名漸凍人,連續4年幫助結對的75名貧困孩子……
胡朝霞,寧波市公安局北侖區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隊大隊長,從警20多年,是當地群眾真心點贊的基層干部。
她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
胡朝霞的手機號碼,掛在出入境大廳墻上,并且24小時保持開機。有垃圾電話打進來,她也接,“萬一是人家來咨詢呢?”
“北侖有外資企業2100多家,常駐境外人員2200人,北侖出入境外管業務占寧波市總量的三分之一,排名第一。”對這些數據,胡朝霞如數家珍。
為了做好境外人員出入境服務,胡朝霞動了不少腦筋。
有群眾反映,“辦證大廳為什么不像銀行一樣建個叫號系統?”胡朝霞覺得有道理,就利用休息時間進行研究,很快,一套功能齊備的叫號系統在出入境接待大廳起用。
但胡朝霞仍不滿意,她又馬不停蹄,內部商討、外尋其他部門的幫助,在大廳設立了港澳簽注自助受理機、自助填表機等設備,實現了整個受理過程自助化。
“81890”是寧波24小時為群眾服務的聲訊熱線,胡朝霞覺得何不把出入境咨詢也納入這一體系?于是,胡朝霞又動了心思,多次聯系“81890”指揮中心北侖分中心,一次次上門做工作,并不斷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
2013年9月29日,北侖出入境管理大隊率先在寧波全市推行81890-“境E通”,群眾可以隨時撥打熱線咨詢出入境問題。
她到哪里,哪里就成為標兵
2014年,北侖出入境管理大隊榮獲浙江省省級文明窗口稱號。同事們說,胡朝霞到了哪個單位,哪個單位就會成為先進!
出入境證件簽證到期更新,這本身應該是持證人自己的責任。但在北侖,胡朝霞推行了主動提醒業務,向所持簽證在15日內即將到期的境外人員開展“溫馨提醒”。
由于胡朝霞的不斷嘗試和努力,北侖出入境大隊還成為全國首個縣區級出入境管理審批改革試點單位,受公安部委托,直接受理簽發境外人員簽證證件。
現在群眾的駕駛證或者車輛年檢到期,都會接到車管所的短信。而這項服務的源頭,就是胡朝霞曾經工作過的北侖區車管所的創新。
北侖區車管所所長王煒說,胡朝霞從警20多年一直在基層窗口服務崗位,從普通民警到車管所所長,是至今在職時間最長的人員。
也正是那個時候,胡朝霞提出主動提醒車主的建議。她不懂電腦,就一條條找,當時北侖駕駛員檔案有10萬份,忙不過來,后來單位領導知道了,就派了個電腦高手幫助開發程序。從那時開始,北侖在浙江率先開展了主動提醒業務,受到了駕駛員的好評。
“她工作時的認真負責,我實在找不出第二個人可以相比。”胡朝霞的老同事,北侖區交警大隊副大隊長張長苗說。
2008年,北侖車管所被公安部評為全國16家縣級一級車管所之一,也是寧波市唯一一家,胡朝霞離開時已“三連冠”,最近又蟬聯第四屆。
愛心到哪里,風景就到哪里
不只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讓人感動的,是胡朝霞的善心。
1995年春,胡朝霞在分局出入境管理科窗口工作,遇到一名金老太太,得知她收留了棄嬰,胡朝霞當晚就去了金老太的家。
金老太的家極為簡陋,一個臉色蠟黃、個頭矮小的小女孩躲在老太太身后。
“小女孩穿著破舊,腳指頭已經從穿爛的鞋子里鉆出來。那一瞬間,我下定決心,對金老太說:‘大娘,您別擔心,我和你一起養這個孩子。’”
就這樣,胡朝霞一管就是整整20年。現在,苗苗已經找到工作,并經常和胡朝霞去敬老院、福利院做義工,為老人們剪指甲、洗腳。
沈陽人胡明清在寧波打工,因遺傳患上了肌無力癥,也就是所謂的漸凍人。
2008年開始,胡朝霞主動找上門,幫助胡明清進到當地福利院,還負擔起每年近2萬元的福利費。
“去年他已不能說話,連眼睛都看不清楚了,提出要回沈陽和母親團聚,我說,如果你想回來,就隨時回來。”胡朝霞走在福利院的小路上說,“以前我就在這里推著他的輪椅,陪他去看病和曬太陽,他真是太可憐了!”說到這里,胡朝霞哽咽了。
除了照顧苗苗和胡明清,胡朝霞還從2011年開始與貴州省臺江縣方召鄉巫梭小學的75名貧困生結對,資助每人每學期500元,目前已累計資助6萬多元。
“每個學期,孩子們都會給我來信,告訴我他們的學習成績有進步,有些孩子說,長大后也要幫助別人,我覺得非常高興和欣慰。”
胡朝霞說,幫助別人是她最大的快樂之一。
在胡朝霞辦公室,兩排花架上的十來盆鮮花,正在春日的陽光下綻放。(裘立華)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