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市關工委領導看望關工委老科技專家劉保安
省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宋陵生在界首市在界首市瑞鴻土元養殖專業合作社考察老專家劉保安做介紹
劉保安在他扶植的界首市綠園蔬菜專業合作社留下了幾多汗水
劉保安指導的一年多茬西瓜新品種
本網訊(王學敏、于修波/文 范醒華/攝)2017年以來不止一次這樣了。每當他打完吊水,就走出醫院,騎上電動三輪車,直奔新興的農民科技園,嘴里還說著,要快,農民的事不能誤,就是死在那里,也無怨言;而每當他辦完事情,往醫院趕回時,心情特別好,自言自笑地說:“閻王爺不收我,能多活一分鐘,力爭為農民辦六十秒的事。”
他,是一個肺癌后期患者、界首市關工委農科組副組長、市優秀共產黨員、阜陽“最美五老”、安徽好人,登上中國好人榜——劉保安。
2001年,劉保安從界首市農科所退休后,謝絕多家高薪聘請,轉身到界首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上班,從此就沒日沒夜的,不是忙在農戶里,就是在田地間跑,全心向青年農民義務傳授種植、養殖、管理等系列新技術。辛苦不負有心人。10年下來,利用各種培訓辦法,培養4000多名過得硬的農科技術員;同時發揮這批骨干力量,在邊沿或貧困鄉村建起十一個大型農業科技園,以生產糧食、蔬菜、果品為主,年年有豐厚收入,為農民脫貧致富起到動力作用。
當他步入70歲時,體質大不如前,有位老友向他傳話:“人生七十鬼為鄰,應知風光屬他人。”劉保安聽了不以為然,說習總書記鼓勵我們“五老”,要發揮余熱,多多培養年輕人才哩,我做得還不夠,應多創風光才好。可正當卷起手袖筒加油干時,2016年12月里,被病魔纏上,開始胸部疼,有時難忍,以為是小毛病,隨便買些止疼片吃,繼續戰斗工作,照常每天五點鐘起床,草草吃飯,碗一推,騎上三輪車,往各農科園里跑,直到晚上20點鐘回家后,不是記錄當天的一些情況,就是按照實踐經驗敘寫論文。到目前為止,他寫出50多篇,被省農科部門錄用三文。
可是,萬沒想到,進入2017年元月,劉保安的病情一天天加重,晝夜咳嗽不止,心疼得冒汗。家屬十分焦心,連勸多次,他才到醫院門診查看,掛了15天吊水不見輕,夜間咳嗽得不能入睡,這才硬拖他到市醫院,一查已是肺癌晚期,并多發轉移。這時,他還不愿住醫院治療,對家人說:“我的病,我知道,沒有大事。你們回家該干啥干啥。”這咋行呢?直到兒妻和他人多次闡明:“延壽一分鐘,心才能系民生六十秒”的道理后,才算入院。
醫院對劉保安的病高度重視,不僅確定專人負責,還制定一套制度,如要配合治療,不得外出,不準接聽外來電話……。他一一答應了,唯有一條不遵,不交手機,有話必接,有大事必辦。一天上午,邴集鄉綠生源種植公司經理朱自忠,在電話上向劉保安報告,今年初投資30萬元種植草莓,由于不懂技術,草莓大面積死亡,急請他去指導。劉保安知道心想,如不及時挽救,30萬元會打為水漂。他不聽醫生勸阻,立即趕到現場,制訂出搶救方案,連看兩天,通過細水澆苗、壟壟地溝、噴藥消菌,很快控制住病情。還好,保留下12萬棵苗,長勢特好,果子現已全部銷售,算保了本錢。
為這事,朱自忠到處宣傳,逢人便說,劉保安病重住院,俺不知道,要不是他帶病幫忙,進行技術指導,俺可大虧了;更沒想到的是,臘月26那天,他冒著生命危險,又來指導一天。當許多農民得知劉保安病重,紛紛前往醫院深望,不過多數人被醫生拒絕了。
大凡責任心越強的人,對自己要求越嚴。劉保安也不例外。他義務干關工委工作,不但不求什么照護,還要貼錢為人民服務。他每年自費訂有許多農科類雜志,也買一些實用書籍,凡農民急用的信息,都是自費印刷,無償贈送。就是住院期間,還照送一批又一批信息。10多年來到底自己掏出多少錢,誰也計算不清。
時到今日,劉保安的病情日益加重,但他不怕死,依然用手機是辦公,如有需要查資料的事,他兒妻李玉俠便從中幫大忙。
采訪結束后,筆者感動無比,只好送一副聯安慰保安同志:一日三餐,有味,無味,無所謂;關愛三農,累乎,病乎,不在乎。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