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黨的生日,變成群眾的節日。 ”“七一”前夕,在天長市紀念建黨94周年大會上,金維加號召全市黨員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走到困難群眾身邊,解難題、辦實事,送去黨組織的溫暖。
多年來,金維加自己心系群眾,抓民生實事,做一名貼近群眾的親民書記。他也要求其他干部必須深入基層。
2011年8月,擔任來安縣委書記不久,金維加就在全縣公布了所有縣領導干部及鄉鎮、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的手機號碼、辦公電話。當時,這讓一些干部一時難以理解,卻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稱贊。
“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金維加手機24小時不關機,群眾有事隨時可以聯系他。幾年里,他共收到群眾短信1160多條。凡是有具體訴求的,每一條他都批示交辦,并安排辦公室督辦,對群眾反映的困難、問題和建議,做到件件有落實。
舜山鎮敬老院原先條件差,不少五保老人不愿去住。有老人打電話向金維加反映。金維加趕去實地察看后,幫助改善了條件,還經常去看望老人,先后送去價值2萬余元的生活物資,使這里成了老人們的“安樂窩”。
在來安期間,他主導設立了群眾工作“一部三中心”,即群眾工作部和群眾接待中心、為民服務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實行集中辦公、一站式服務。這一做法被不少地方作為經驗引進。
感情上親民,政策上惠民。金維加把民生疾苦記在心上,民生工程抓在手上,舍得投入。 2011年至2013年,來安縣連續3年被省政府授予 “民生工程組織實施工作先進縣”稱號。
“聯系群眾魚得水,脫離群眾樹爛根。 ”在金維加看來,干部的親民不應是做出來,更不該是裝出來,應成為一種自覺,是一名黨員干部的本色。
今年1月,到天長上任后,金維加也毫不遲疑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告訴任何一個普通群眾。有干部提醒他,這樣做會帶來麻煩。他卻說:“不要怕群眾找,要把群眾當朋友、當親戚處。 ”
不光自己率先垂范,金維加更注重制度建設,暢通干部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在他的要求下,市里專門制定了群眾約訪市級領導、干部約訪市委書記、市委書記與鎮街黨(工)委書記集體談心等制度。現在,天長的任何一位上訪群眾,都可以到信訪局登記,約請市領導接訪。
“書記辦公室的門,對群眾永遠是敞開的。 ”市委常委、市委辦主任王勝利介紹,作為市委“一把手”,金維加主動接受群眾約訪,不到半年就先后接待群眾約訪40余批次。
知屋漏者在宇下。走到基層去、走到群眾身邊,才能看到平時工作的疏漏。平時下班后,一有時間他就騎著自行車,到大街小巷轉轉,掌握社情民意。有時,看到群眾反映的臟亂差“死角”,他就拍成圖片,用微信發給有關單位負責人。
“網絡輿情,是評判工作得失的一面鏡子。 ”金維加很注意搜集批評聲音,改進平時工作的疏忽和不足。 3月,他主動邀請當地一家論壇網站的10多名網友,面對面交流,虛心聽“吐槽”、誠心求“點子”。對網絡上涉及問政內容的帖子,他要求責任單位準確、快速地作出回復和辦理。現在,網帖回復辦理督查在天長已成為一項制度。
“獲評為優秀縣委書記,好比考試考了90分,離100分的標準、習總書記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金維加說,自己一定以焦裕祿等先進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把發展經濟、服務群眾放在心里、擔在肩上,努力提升天長群眾幸福指數,推動建設美好新天長。(黃永禮)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