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公益

志愿服務,他們是“永久牌”老黨員

來源:安徽日報2023-02-08作者:豐靜

清潔家園、愛心縫補、健康體檢、義務理療……這支隊員年齡大都在60歲以上的志愿服務隊幾年來開展服務活動1000多次,服務群眾5萬余人次,榮獲去年12月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稱號,被社區群眾親切地稱為“冬日的一輪暖陽”——

1120230208C_Print-5.jpg


2月3日,在合肥瑤海區恒通社區,老黨員志愿服務隊的隊員們在為小區孤寡殘疾戶制作湯圓。 記者 豐靜 攝

2月3日一大早,氣溫驟降,但合肥市瑤海區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區“暖寶”幸福驛站內其樂融融。

20多名志愿者帶著鍋碗瓢盆從自家趕來,圍坐在長桌旁,有說有笑地為小區困難家庭制作豆沙芝麻湯圓。“再過兩天就是元宵節了,小區里有幾家孤寡殘疾戶是獨自過節。大家商量著給他們做點好吃的,過個暖心節。”忙得不亦樂乎的“暖寶·老黨員”志愿服務隊負責人、80歲的郝素云告訴記者。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暖寶·老黨員’志愿服務隊就是我們社區的‘一寶’。”恒通社區黨委書記龔雪告訴記者。

群眾自治 老黨員挺身而出

上世紀80年代末,一家三線建設時期軍工企業——安徽省通用機械廠從大別山區整體搬遷到合肥。恒通小區成為該企業的職工家屬宿舍。由于年久失修,小區生活環境日漸臟亂差。2015年,通過老舊小區改造,恒通小區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修整后的小區怎么管?2017年,恒通社區黨委召開群眾代表大會商議。小區1140戶居民中,黨員有336名。其中不少老黨員黨齡近半個世紀,擔任過軍工廠中層以上干部,文化素養高,學習能力強,能寫會算人頭熟。了解到小區管理有需要,老黨員們紛紛表示愿意無償幫助社區進行管理。

“我們受黨教育培養多年,大家都堅持退崗不退休,退休不褪色,愿意一直為居民服務。”郝素云介紹說。最終小區選舉出13名老黨員、老職工組成了自治管理委員會。他們穿上印有“‘永久牌’志愿服務”字樣的紅馬甲,參與社區治理,被群眾親切稱為“冬日的一輪暖陽”。2019年12月,在街道社區幫扶下,恒通小區建立的“暖寶”幸福驛站成為志愿服務主要活動場所。因為志愿者中老黨員較多,所以志愿服務隊正式取名為“暖寶·老黨員”志愿服務隊。

“現在我們小區物業費每平方米只要交兩毛錢,這都是老黨員志愿服務隊努力的結果。”一位社區居民告訴記者,撿拾垃圾漂浮物、鏟除小廣告“牛皮癬”、清理樓道亂堆亂放物品……小區無論大事小事,總能看到老黨員們的身影。

小區天然氣改造,需要對每戶情況進行摸底登記。老黨員蔣德新挨家挨戶上門動員,不到一個月,完成摸排任務。住戶缺乏晾曬條件,小區無序晾曬情況嚴重,郝素云就帶領服務隊多次對居民走訪征求意見,提出解決方案,最終在小區建成8個公共晾曬衣架。

新冠疫情發生的第一年,韋宗芝等老黨員不僅帶頭繳納“特殊黨費”,助力抗疫,還和大家一起值守在恒通小區大門口。防疫期間,恒通社區發放“蔬菜包”。老黨員志愿服務隊把1000多份“蔬菜包”挨家挨戶送到居民手中。

合肥南淝河支流二十埠河與小區一墻之隔,一遇暴雨,河水常常被倒灌進入小區。2020年7月的一個晚上,合肥市普降大雨,二十埠河水位再次上漲。志愿服務隊緊急在河堤上安營扎寨。他們不顧天氣炎熱和蚊蟲叮咬,4小時一班,24小時輪流值守,不間斷巡堤抗洪,成為河堤上的一面旗幟。

去年下半年,小區12號樓103室住戶反映下水管道堵塞。原因是下水管道老化,這需要1樓至6樓住戶配合,更換整根下水管道,但其中一戶對此事不積極。杜顯良等幾名隊員多次上門做這戶的思想工作。最終,在春節前讓12號樓換上了新下水管道,解決了103室住戶的煩心事。

“社區居民有什么煩心事,我們都盡力與社區干部一起協商解決。”郝素云表示。如今,每周二下午是恒通小區“雷打不動”的黨群議事會時間。老黨員、志愿者們都會代表居民與社區干部討論小區治安、文明創建、老年食堂管理、幸福驛站活動等方方面面的問題。“群眾相信他們,社區干部依靠他們。他們不知道幫我們化解了多少居民矛盾,可以說是我們的‘左膀右臂’。我們要不斷創新社區治理模式,讓社區成為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諧家園,讓居民更舒心。”龔雪說。


1120230208C_Print-6.jpg


老黨員志愿服務隊的隊員在撿拾垃圾,清潔家園。(資料圖片) 合肥瑤海區七里站街道文明辦供圖

志愿服務 為困難群眾雪中送炭

“志愿服務隊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感受到社會關愛。”郝素云說。除了參與社區治理,暖寶·老黨員”志“愿服務隊主動上門,采取“一幫一”多“幫一”結對幫扶等形式,幫助困難群體。

2月3日,住在小區單工樓二樓的居民楊永革,收到志愿服務隊送來過節的湯圓后,止不住地抱拳感謝。年近60歲的楊永革與妻子離異后,獨居在10來平方米的宿舍里。3年前,楊永革突發腦中風,導致左半身癱瘓,積蓄逐漸花光,生活陷入困頓。

2020年,郝素云與韋宗芝上門摸排,看到楊永革家滿屋的污穢,心頭一緊。她們一邊開導楊永革,一邊為其整理內務、理發洗澡、接濟錢糧。此后,志愿服務隊與社區干部溝通,幫助楊永革申請了低保金,并每天給楊永革送飯送菜,定期打掃衛生、疏通馬桶、洗衣服、曬被子。

指著床上嶄新的床單和蓬松的被子,楊永革告訴記者,這是今年臘月二十八那天,郝素云剛剛幫他換下的,是志愿服務隊長期對他的照顧,讓他重拾了生活信心。如今他堅持每天用社區發放的殘疾人輔助器具下樓鍛煉二三次,爭取早日康復。

群眾利益無小事。針對居民有縫縫補補的需求,服務隊就義務為居民改衣服、補床單、做袖套、制帆布包等。考慮到小區患“三高”人較多,服務隊就聯合轄區醫療衛生單位,每月開展一次測血糖、量血壓等特色活動。居民反映腿腳不便,服務隊就準備了理療床、按摩椅,免費為居民提供艾灸服務。

目前,志愿服務隊已拓展成包含環保、醫療、文化、家電維修等在內的8支分隊。截至去年,暖寶·老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1000余次,累計服務時長6萬余小時,服務群眾超過5萬人次,被評為2022年12月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

和諧鄰里 讓退休生活更精彩

余熱未盡獻,老驥不偷閑。記者注意到,在“暖寶”幸福驛站,銀發志愿者比比皆是。85歲的徐代英、80歲的蔡廣英等幾位老人,耳不聾、眼不花,踩起縫紉機來,風生水起。

火紅的年代造就火熱的心。蔡廣英告訴記者,他們這代人過慣了軍工廠的集體生活,退休后反而有點不適應。她老伴去世得早,兒子媳婦都抱兩孫子了,有自己的生活。她常常一個人在家,一悶就是一整天。志愿服務隊就像一個大家庭,來這里和大家聚在一起“有說有笑,身體都變好了。”蔡廣英說。這兩年,兒子提出接她去享清福,可她還舍不得社區里的老伙伴。

“不少小區居民被志愿服務活動所吸引。有活動時,大家聚在一起搞活動,沒活動就一起唱唱歌、跳跳舞。”恒通社區“百人合唱團”團長杜顯良告訴記者,在志愿服務隊的帶動下,如今,合唱團已經發展為近300人,包括3個舞蹈隊、1個晨練隊、1個民樂隊、1個管樂隊。

退休前曾擔任工廠機械修理班班長的72歲老人周士順,常常獨來獨往。因患輕度中風,去年,周士順來到幸福驛站嘗試艾灸理療的便民服務,被這里濃濃的人情味所感染,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看到站里缺乏布料畫圖設計的人才,不善言辭的周士順發揮所長,主動承擔起這項工作。他將破舊牛仔褲廢物利用,裁剪制成時尚帆布包,受到社區年輕人的追捧。

才退休沒幾年的劉萍,算是志愿服務隊里的“年輕人”了。盡管在家還需要接送孫女上學、料理長輩起居,劉萍還是堅持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承擔起漿洗困難家庭衣物床單等臟活累活。看著“暖寶”幸福驛站滿墻的錦旗與獎牌,劉萍笑著說:“這里氛圍好,忙得有意義有價值。”


責任編輯:陸迪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区卡一卡2卡三免费| 欧美性活一级视频| 国产亚洲女在线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男女一对一免费视频| 国产漂亮白嫩的美女| zoosk00lvideos性印度| 明星造梦一区二区|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 黄色片免费网站|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 在线观看的黄网|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欧美日韩国产区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成人免费福利视频| 在线看免费毛片|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高清| 免费v片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美国十次啦导航网|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刚下班坐公交车被高c怎么办| 国产女同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 www.在线视频yy|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不卡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狂野欧美性猛xxxx乱大交|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老阿姨| 日本理论片www视频| 大bbwbbwbbwvideos|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橘子没熟svk|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嗯灬啊灬老师别揉我奶了啊灬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