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科大附一院血液科,安徽大學研究生鄒恒東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為在江蘇治療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點亮“生命之光”。
“海壓竹枝低復舉,風吹山角晦還明。一時的困境只能阻擋片刻,不屈的意志終將擊破頭頂的烏云!”鄒恒東寫給患者的親筆信,祝福和鼓勵的話語溫暖人心。
鄒恒東本科、研究生均就讀于安徽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是一名優秀學生黨員。2016年10月,讀大一時,他在校內流動獻血車上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當他了解到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自身并不會有損傷還有機會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時,便留下血樣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至今,他累計捐獻7次血液,總量達到2600ml。
“去年3月,當我看到一位老師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新聞時,很感動。心想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獻愛心挽救患者生命。沒想到,去年底接到合肥市紅十字會的電話,詢問是否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我當時毫不猶豫地同意了。”鄒恒東說。
今年1月6日,鄒恒東完成造血干細胞高分辨采樣,配型結果顯示與患者高度吻合。預計捐獻時間正好與畢業論文提交答辯的時間重合,他毅然辭去正在實習的工作,返校提前準備畢業論文。3月,順利通過捐獻前的各項體檢的同時,也高質量地完成了畢業論文撰寫和答辯前期準備工作。之后,他堅持每天規律飲食,增強鍛煉。
5月5日,鄒恒東入住醫院開始最后的準備。因為動員劑的藥物反應,他腰、腿有點疼痛,晚上還會失眠。但他想到遠方的患者焦急地等待著他捐獻的造血干細胞,便堅持了下來。
“雖然你我素不相識,但能以這種方式幫助到你,我覺得很值得!”鄒恒東在給患者的信中寫道。
5月10日,歷時約4個小時,鄒恒東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為安徽省大學生中第62例捐獻者。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