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歲的楊金菊是灣沚區前進社區居民,她義務照顧孤寡老人14年,風雨無阻,不求回報。日前,楊金菊被評為“蕪湖好人”。
十多年來悉心照顧
“只要他在,我也還在,我都樂意繼續照顧他。”記者采訪這天,楊金菊帶著剛從家里炒好的菜和新鮮水果來到鄰居汪景園家。這是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簡陋平房,中間用復合板一分為二,家具很少,老人正躺在里間的床上。楊金菊將裝好的菜和洗凈的水果端到老人的身前,坐在一旁捧著等著他吃完。這樣的場景十多年來一直出現。
“早上7點半,大女兒就陪我一起送老爹爹去醫院了,9點多才回來,預約了明天抽血。”楊金菊邊說邊收拾著碗筷。汪景園老人已有90歲高齡,還患有各種疾病,楊金菊在照顧老人時倍加細心。鄰居都夸她換著花樣給老人做吃的,對此楊金菊說:“排骨湯、荷包蛋、昂刺魚,老爹爹喜歡吃什么,就盡量滿足他。一個這么大歲數的老人,又能吃多少呢?”
以往逢年過節,楊金菊會帶著汪景園老人一起回農村老家過節,后來隨著老人年事已高、行動不便,楊金菊便在逢年過節時奔波在農村老母親和汪景園之間。“我自己父親不在了,老爹爹就像我的父親一樣。”楊金菊說。
非親非故卻義不容辭
早年離異后未再婚的汪景園老人,無兒無女,親戚又均在外地,加之身體不好,生活異常困難。十多年前的一個除夕,楊金菊路過汪景園家門口,看到老人形單影只坐在家中,心里十分不是滋味。楊金菊主動上門了解老人情況,得知老人孤苦無依,決意要義務照顧老人。
起初,汪景園老人為避免給楊金菊添麻煩,多次婉言謝絕。后來,汪景園老人被撞壞尾椎骨,需要送醫救治,楊金菊不僅沒有畏難而退,反而主動將老人送醫治療,悉心陪護。老人剛就醫時,醫生問老人的家人是誰,楊金菊告訴醫生,老人的身邊沒有家人,她就是老人的家人。醫生剛開始不相信一個非親非故的人會盡心盡力,然而楊金菊說到做到,老人出院時,醫生給楊金菊豎起了大拇指。
助老愛心在社區
楊金菊很早就想開一家養老院,那樣就可以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老年人,但她知道自己條件不允許,所以她選擇以小小的實際行動,影響身邊人。
楊金菊的事跡在社區內傳開了,受到她的影響,社區居民們自發組織了一支助人為樂的“愛心接力”好人志愿服務隊。在她的帶領下,大家做著一件件微小卻有力量、普通卻不平凡的事情。自從隊伍組織起來,已多次開展了關愛老年群體活動,上門給老年人打掃房間、做家常菜、幫助老年人理發,中秋節給老人們送月餅和水果,陪他們聊天。“我們這片孤寡老人多,我們力所能及能幫一點是一點。”志愿者們說。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