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北區(qū)造血干細胞采集室,歷經3個多小時的采集,32歲的任啟陽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混懸液199毫升,為一名11歲血液病小朋友帶來了生的希望。
任啟陽家住蚌埠市高新區(qū)秦集鎮(zhèn)(社區(qū)管理中心)天河路社區(qū),從事電梯售后工作。他的愛心公益之舉從10多年前就開始了。
2012年,21歲的任啟陽在過生日這天嘗試了第一次無償獻血。此后,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到獻血點獻血,已累計獻血44次,獻血量17500毫升,曾榮獲2021年至2022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
“我決定捐獻造血干細胞,是受到很多正能量的鼓舞。”任啟陽告訴記者。2018年,他在安徽省第十四屆運動會參與志愿活動時結識了志愿者劉志強,得知劉志強是無償獻血志愿者并加入中華骨髓庫,從此對造血干細胞有了更多的了解。
2020年,任啟陽觀看電影《天堂的張望》時,被片中人物的無私大愛深深觸動。他主動去申請登記并留樣,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不久,他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為蚌埠市第13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今年6月,任啟陽接到蚌埠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自己與一名11歲的血液病患兒初配成功。當被問及“是否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時,他毫不猶豫地答應,并爭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7月5日下午,在蚌埠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任啟陽前往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北區(qū)進行捐獻前準備。他笑著對現(xiàn)場工作人員說:“我人生的第一次住院是為了救人,我覺得很有意義。”
之后的5天時間里,任啟陽每天按時打動員劑,期間,腰酸背疼反應較重,但因擔心影響造血干細胞采集,他始終沒有服止痛藥。
7月10日上午,任啟陽捐獻的造血干細胞在第一時間送至受助者所在醫(yī)院,他成為蚌埠市第18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希望那位小朋友能夠早日康復。我希望更多愛心人士加入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隊伍,用善舉延續(xù)生命、溫暖社會。”任啟陽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