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大早,楊傳武便匆匆趕到潁上縣信訪局,在“老楊說事”工作室接待來訪群眾,耐心聽大家反映問題,熱心幫助化解矛盾。
從今年6月起,在潁上縣委、縣政府支持下,“中國好人”“全國勞模”楊傳武退休后,又以這樣一種形式,繼續發揮余熱。
在老楊調解下,多年的糾紛化解了
9月4日下午,在潁上縣信訪局一樓大廳的“老楊說事”信訪維穩金牌調解室,69歲的陳冠斗拉著楊傳武的手不住感謝:“真是想不到,為了老家房子那點事兒,我跑了好幾年都沒解決,你一下子就給協調解決了。”
陳冠斗居住在縣城,在老家新集鎮商業居委會有一棟祖父留下的老房子。2018年,居委會修路要經過他家舊宅,便找他協商拆房修路事宜。“村里修路是好事,我二話不說就表示支持。”但讓老陳想不到的是,道路修好后,居委會并未按照最初承諾,在兩個月內給他重建房子,這一拖就是兩年多。
一怒之下,老陳開始四處反映問題。兩年前,在相關領導過問下,居委會給他完成了老房重建。但讓老陳惱火的是,不久,某開發商經居委會同意,在距離他家兩米多的地方蓋樓房,比他家老房高出一層,每逢陰雨天氣,水滴順著房檐全滴到他家房頂上,樓梯等設施都被陰濕霉壞。
不甘心的老陳繼續上訪。不久前,經人介紹,他來到了縣信訪局新成立的“老楊說事”工作室。楊傳武在實地走訪了解后,拿出了協調意見:由居委會負責出錢把老陳家的房頂、樓梯等修好,房頂做拉沿處理,確保陰雨天不淋墻;開發商為了建房占用了老陳家西北面的地皮,一次性支付賠款19000元。
這個處理結果,讓老陳很滿意。9月4日下午,他帶著錦旗來到縣信訪局,向楊傳武表示感謝。
熱心幫群眾想辦法、平怨氣、解困難
今年60歲的楊傳武,退休前曾擔任過潁上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等職務。工作數十年來,他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公正執法、兢兢業業、不圖回報。
在潁上縣,楊傳武的熱心腸遠近皆知。2015年7月,潁上縣金三角地區進行棚戶區改造。由于時間緊、任務重,施工方不慎將一經營戶8間倉庫的大門全部拆掉,被激怒的經營戶情緒十分激動,執法單位工作人員束手無策。楊傳武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積極協調解決,成功平息了這起糾紛。后來,潁上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老楊人熱情,有辦法!
2019年,黃壩鄉小店村發生了一起車禍致死事件。肇事司機是借車返鄉的農民工,因怕承擔責任而逃離了現場。由于雙方都是貧困戶,一方面臨牢獄之災,一方則得不到賠償。老家在黃壩鄉的老楊得知情況后主動介入,兩次趕到杭州找車主。經過多次協調,最終車主出了部分賠償金,保險公司賠了一些錢,肇事司機也向親朋好友借了一些錢,死者家屬總計獲得57萬元賠償,肇事司機得到死者父母的諒解。事后,雙方家庭各拿出2萬元酬謝楊傳武,都被他婉言謝絕。
2023年,楊傳武退休后,又擔任了潁上縣心連心志愿者協會會長職務。在大家心中,他依舊是那個熱心幫助群眾想辦法、平怨氣、解困難的老楊。
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都去找老楊
潁上縣信訪局副局長魏星告訴記者,楊傳武作為“中國好人”“全國勞模”,多年來在做群眾調解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得到各界一致認可。潁上縣委、縣政府在借鑒“楓橋經驗”的基礎上,決定在縣信訪局成立以老楊為主的工作室,縣委書記張銀軍將之命名為“老楊說事”信訪維穩金牌調解室,要求充分發揮“老楊說事”工作室調解作用,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切實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從目前看,“老楊說事”工作室成效初顯,對縣信訪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老楊能把話講到群眾心窩里,更能把群眾的心結打開。如今,群眾有了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找老楊來說事評理。”魏星說,縣信訪局通過多渠道宣傳推介“老楊說事”工作室,各鄉鎮在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也首先向群眾推薦找楊傳武調解。
“老楊說事”工作室不只是老楊一個人在“戰斗”,除了信訪局專門分配的一位工作人員外,還有志愿者、退休黨員干部、鄉賢等參與,日常固定兩到三人在辦公室值班,隨時接待來訪群眾。從成立至今,“老楊說事”工作室已經接到群眾反映問題200余起,目前已有七成得到解決。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