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隼應急救援隊收到了千里外送來的錦旗
孫瓊是合肥市蜀山區獵隼應急救援隊的隊長,2023年,她參加的救援活動累計行程超過2萬公里,既有趕赴土耳其的國際救援,也有前往河北涿州的抗洪搶險,還有奔赴1700公里送物資到甘肅積石山災區。
要如獵隼,精準高效出現在救援現場
2022年9月,蜀山區五里墩街道家家景園社區,孵化成立了蜀山區獵隼應急救援隊,隊員大多是退役軍人。孫瓊是這支救援隊的隊長,今年52歲。
和眾多身材魁梧、體型高大的男隊員比起來,孫瓊個子并不高,但她卻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救援工作“老兵”,組織和參加過多支民間救援隊伍,這么多年一直忙碌在應急救援工作一線。在救援現場,孫瓊小小的身影總是能產生巨大的能量。
經過商討,大家一致同意將隊伍名稱定為獵隼。“獵隼是一種比鷹更為兇猛的猛禽,它們可以精準地發現獵物,迅速出擊,我們希望能像獵隼一般高效而精準地定位險情,及時出現在救援現場,果斷完成救援任務。”孫瓊說。
一年救援行程超2萬公里
自2016年以來,孫瓊已經參加過大大小小的各類救援超過400起,除了各類應急救援活動,她還積極帶領隊員們走進學校、社區、企業等單位進行各類安全宣講,普及應急防災知識和急救技能。
2023年,對于孫瓊來說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僅僅是幾場大的救援行動,我的總行程就已經超過了2萬公里。”2023年2月6日,土耳其發生2次7.8級地震。隨后,孫瓊和獵隼應急救援隊的兩名隊員一起,加入安徽聯合救援隊赴土耳其開展救援工作。在這次歷時9天的國際救援行動中,救援隊共清理出罹難者遺體6具。
2023年7月28日,河北涿州因突如其來的水災陷入險境。孫瓊便帶隊集結,出動6輛應急救援車攜帶兩個沖鋒舟趕往災區。
這次救援,獵隼應急救援隊共轉移群眾二百多人,并為當地送去了純凈水、食品和急需藥品等2萬元物資。
一面錦旗
寄托著千里的恩情
在獵隼應急救援隊的隊部里,有一面錦旗寫著“救人于危難 真愛在人間”,落款時間是2024年1月。送錦旗的人來自青海西寧。這面錦旗跨越千里出現在合肥,源自于一個巧合。
2023年12月28日,獵隼應急救援隊21小時奔波1700公里,向甘肅積石山災區捐贈一批防寒保暖的物資。在西寧市接收物資的過程中,救援隊在高速道口突然遇到了一名當地群眾柳先生的求助,當時他突發心梗,危在旦夕。
由于病情危急,已經來不及等待120趕到,孫瓊一行立即駕車護送柳先生趕往附近的醫院,并在途中聯系120和交警部門接應。幾分鐘后,柳先生便被推進了醫院的急救室,并很快轉危為安。在病床上,柳先生心中充滿了感激,緊緊抓著孫瓊的手不愿放下。
看到柳先生狀態轉好后,孫瓊和隊員們這才放下了懸著的心。由于離開時并未透露身份,柳先生親屬還特地聯系了交警和高速部門,詢問救命恩人的身份。因為孫瓊一行已經返回合肥,柳先生一家便決定送一面錦旗表示感謝。
受助者的溫暖笑容
是前進的動力
在甘肅積石山縣給村民分發御寒物資時,孫瓊看到一名小女孩穿著單衣,在領物資的隊伍里瑟瑟發抖。孫瓊馬上拿著一件羽絨服走到小女孩面前,一開始小女孩還很羞澀。孫瓊便主動蹲下身,幫小女孩穿好衣服。剛套上新衣,小女孩一下子便發出了開心的笑聲,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當時我也很感動,小女孩這樣純真質樸的感情,讓我們幾天的疲憊一掃而空。”
受助者露出的溫暖笑容,是激勵孫瓊一直前進的動力,“救援不是一項工作,而是一種終身的愛好。救援工作雖然辛苦,但每一次成功救下生命、幫助到他人時,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無法言說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作為隊長,孫瓊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先后取得了繩索、無線電、潛水等多項專業證書,不斷精進著自己的救援技能。越來越多的人受到孫瓊的感染,選擇加入獵隼應急救援隊。如今,獵隼救援隊注冊有80名固定成員。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