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宿松青年葉海飛經過4個多小時的采集工作,順利完成了造血干細胞捐獻。他也成為安徽省第643例、安慶市第36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
葉海飛家住宿松縣匯口鎮曹湖村,妻子患有重病,生活不能自理,他日常不僅要掙錢養家糊口,還要照顧妻子和孩子,生活的擔子十分沉重。即便如此,他仍愿意幫助別人,堅持無償獻血,加入中華骨髓庫,當得知自己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時,他更是毫不猶豫地捐獻出“生命的種子”。
葉海飛說,他第一次無償獻血是在8年前。那時他妻子突然患上紅斑狼瘡,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他帶著妻子求醫問藥,輾轉于市內外多家醫院。“當時我們在石化醫院康復科住院,陪護了大半年,這期間有位病友被下了病危通知書,急需血小板。我想著大家相處了這么長時間,都是互幫互助的,別人生命危急,我也該幫下。”葉海飛說,于是他就去獻了血小板。
自那以后,葉海飛就時常進行無償獻血,目前已獻血9000毫升。在一次獻血過程中,他了解到中華骨髓庫可以幫助很多血液病患者,他隨即加入成為其中一員。今年6月初,葉海飛接到了配型初步合適的電話,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捐獻造血干細胞。“很早我就了解過,捐獻造血干細胞不會對身體有傷害,所以我覺得能捐獻是件好事,可以救人。”葉海飛說。
得知葉海飛要去捐獻造血干細胞,他的家人很不理解,擔心對他身體有傷害。“我耐心地向家人解釋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相關知識,表示并不會對身體有損害。他們知道我主意已定,也只能支持我的決定。”葉海飛表示,在他陪著妻子治病的幾年時間里,他接受了太多人的善意和幫助,如今妻子病情好轉,他也要盡己所能去幫助別人,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在前往合肥捐獻造血干細胞的近一周時間里,葉海飛放心不下臥病在床的妻子,于是帶著妻子一起去捐獻,除了每天接受動員劑注射,還要抽空照料妻子。“我從事這項工作很多年了,每次都被我們的捐獻者所感動,尤其看到葉海飛對妻子不離不棄、細心呵護,克服各種困難來捐獻,他的這種大愛和擔當值得我們敬佩和尊敬。”安徽省紅十字會志愿者馬宜華說。
“整個捐獻過程還是比較輕松的,目前我們已經回到家中,身體沒有什么不適,希望我的造血干細胞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葉海飛表示。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