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人性之美的重要體現,也是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精神力量。近年來,我省積極出臺慈善發展相關政策,加強制度建設,培育多元慈善組織矩陣,創新實施慈善項目,加強慈善人才隊伍建設。圍繞鄉村振興、民生改善、社會治理等關鍵領域,不斷創新慈善模式,拓展慈善項目,為我省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以法促善,強化管理規范
慈善事業的平穩健康發展離不開法律法規的保駕護航。近年來,我省加強政策創制,護航公益慈善事業。印發《善行安徽行動方案(2022—2025年)》,從培育多元慈善組織矩陣、創新實施慈善項目、加強慈善人才隊伍建設、營造全社會支持慈善發展氛圍等4大方面提出13條硬舉措。
《關于加強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安徽省社會企業認定培育試點管理辦法(試行)》《安徽省建設社區公益慈善發展新生態行動方案(2024—2026年)》等系列文件相繼出臺,進一步動員、引導、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慈善事業。
去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成功修法,新修訂的慈善法自今年9月5日起正式施行。新法強化了政府監管,將備受社會關注的應急慈善、個人求助行為與網絡慈善平臺等納入慈善法規范,為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今年,我省慈善宣傳周的主題是“崇德向善,依法興善”。我省將結合“中華慈善日”“99”公益日和安徽慈善宣傳周等有利時機,加大公益慈善的宣傳力度,重點加強新修訂慈善法的普法宣傳,向公眾講清應急慈善、個人求助等新修改內容,在全社會營造崇德向善、依法興善的良好氛圍。
協同育善,壯大公益力量
8月8日,安徽張海銀種業基金會攜手志愿者,冒著高溫前往霍邱縣開展2024“種時光助學”暑期入戶走訪活動。三個志愿服務小組共18人,走訪了18個鄉鎮,看望了25名“種時光”學子。自2013年8月投入慈善事業以來,安徽張海銀種業基金會累計舉辦愛心慈善活動340余場,公益事業總支出2138萬余元,1.5萬余人(次)受益。
慈善組織是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的核心力量。我省加強慈善多元主體培育,慈善組織數量不斷增長、活力不斷增強。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各類慈善組織437家,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91家。2023年末全省慈善組織總資產52億。創新開展社會企業培育認定,目前已認定8家,正在申請認定的20余家。
人才是慈善事業持續發展的第一資源。我省著力培養本土化、專業型、復合型慈善實務人才,年平均培訓全省慈善組織高級管理人員達300人次。在全國首創慈善領軍人才合作培養模式,2023年選送全省12名慈善領軍人才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集中學習和實務培訓,有效提升慈善組織項目管理、風險評估、資源動員等方面能力。
探索慈善學科專業建設,與安徽開放大學創新開展慈善人才培養合作。匯集公益慈善領域專家學者等師資力量,開設“安徽慈善課堂”網絡公開課。開展線上線下慈善知識教育培訓和宣傳推廣工作,進一步提升慈善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為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營造氛圍,激發澎湃動能
今年5月,望江縣長嶺鎮后埠村通過“幸福家園”路燈項目募集善款25萬元,安裝路燈300余盞,在夜幕降臨時,照亮了后埠村9.7公里的主干道。
我省慈善事業在項目實施上不斷創新,亮點紛呈。一批重大慈善項目正有序推進,籌募款物4600萬元用于實施安徽“幸福家園”村社互助項目,主要集中在困難群眾救助、養老、未成年人服務等民生領域;募集資金385.49萬元支持“聚社力·興鄉業”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示范工程實施,惠及困難群眾1.5萬余人。
2022年起在全省組織開展的“慈善一日捐”活動,累計募集善款超1.6億元。“善行安徽”系列慈善行動計劃等項目也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兜牢民生底線、推動共同富裕注入新活力。
涓滴善流,匯成江海。我省在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的同時,還注重慈善文化的傳播與普及。通過舉辦慈善論壇、開展慈善宣傳、表彰慈善典型等活動,不斷弘揚慈善精神,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慈善的良好氛圍。如今,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慈善理念深入人心,為推動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提供澎湃動能。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