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市瑤海區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區,“窗簾之約”成為遠近聞名的黨建引領品牌公益項目:小區內獨居、高齡等特殊老人家中安裝帶有“窗簾之約”字樣的窗簾,社區幸福驛站志愿者通過每天巡檢,確保老人安全。這一暖心守護始于2021年,一直延續至今。
12月5日是第39個國際志愿者日,也是安徽廣大志愿者的喜慶節日。據相關部門統計,全省實名注冊志愿者達到1316萬人,志愿服務隊伍達到6萬個。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作為全省志愿服務工作牽頭負責部門,省委社會工作部在全國創新開展“12+N”主題志愿服務活動,以“春送新風、夏送清涼、秋送關愛、冬送溫暖”為主線,分時分眾分類開展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唱響志愿服務“四季歌”。
清明文明祭掃,20多萬名志愿者用行動護平安;“五一”致敬勞動者,全省2萬多支志愿服務隊伍、30多萬名志愿者深入城鄉一線作貢獻;中高考期間,全省7500多支志愿服務隊、16萬名志愿者精細護考,助夢起航;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期間,300余名大學生積極投身到大會保障,展現青春力量……廣大志愿者用實際行動傳遞愛心與溫暖。
志愿服務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有力推手。今年,省委社會工作部部署推進志愿服務深度融入基層治理,指導各地各部門把社區作為志愿服務主陣地、主場景,促進志愿服務與百姓生活深度融合。
合肥市開展城鄉社區志愿服務提升行動,選擇167個社區、357支志愿服務隊進行為期1年的試點;黃山市推動20家在民政局登記注冊的志愿服務組織與中心城區20個社區結對共建;淮南市開展“童聲童議·我是社區小主人”活動,500余組家庭、1600多名青少年走進28個社區……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志愿服務走深走實。
“大爺,您要長一點還是短一點的?”“大媽,這個點您要趕著回家做飯吧,我給您剪快點。”“蚌埠好人”薛順利帶領十幾名來自全縣各個理發店的理發師,為廣大鄉親提供免費的理發服務。“我們干這行的也就周末忙一些,平時工作日沒啥事就想著給大家免費理理發,看著他們開心我也開心。”薛順利說。
合肥市“窗簾之約”、宿州市“鄰里集市”、安慶市“鄰里十八匠”、淮北市“小推車”志愿服務、銅陵市保護長江“銀發清潔護衛隊”……行走在街頭巷尾、田間地頭,一項項志愿服務活動深入開展,一個個志愿服務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志愿服務的“種子”隨著文明新風融入千家萬戶,描繪出美麗的風景。
美麗風景也需要悉心呵護。省委社會工作部牽頭印發《安徽省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行為規范》,從遵規守法、保護服務對象和志愿者合法權益、規范出具和使用記錄證明、提供服務保障、禁止從事營利性活動、防止商業化炒作等方面提出20條具體要求。通過實化細化“必須做”的正面清單和“不可為”的禁止性條款,明確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的行為“底線”。
江淮大地新風勁,志愿花開正芬芳。新征程上,廣大志愿者們攜起手來、行動起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定能成為凝聚人心的融融暖意,在全社會譜寫一曲曲動人的奉獻之歌。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