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私照顧精神殘疾鄰居的老人王開德
1942年9月出生的王開德,是肥西紫蓬鎮農興社區星火村村民。這個看上去普通的男子,卻三十年如一日,無私照顧精神殘疾鄰居王建軍,在村里成為了佳話,也因此入選2023年第二季度“合肥好人”。
王建軍出生后不久,母親便離開家至今未歸,他的父親因為身體原因時隔不久病逝了,留下小小的王建軍無人照顧。作為鄉鄰,王開德憐惜這個可憐的孩子,自1990年開始,就主動承擔起照顧王建軍的責任,這一照顧就是30年。
因為營養不良,年幼的王建軍非常瘦小,為了讓孩子吃得好穿得暖,王開德五十多歲的年紀還跟著村里人去工地上干活。王開德妻子則辛苦操持家里,一大早把菜園地里的菜拉到街上去賣,換點錢貼補家用。在王開德夫妻倆的悉心照顧下,王建軍從牙牙學語逐漸步入學堂。
隨著王建軍年齡的增長,老兩口發現他與正常孩子的不同,他時常暴躁,無緣無故就會打人,到了上學的年紀仍然不能與他人正常交流。后經醫生確診王建軍具有遺傳性精神病。
得知檢查結果后,有人勸王開德夫妻倆放棄撫養這孩子。王開德卻鐵了心,“無論這孩子怎么樣,我不會放棄他。”
在農村,夫妻倆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自王建軍被確診精神病后,肩上的經濟負擔就更重了,長期的精神病治療費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為了更好地醫治王建軍,更好地照顧他,工地有活的時候王開德就去工地,沒活的時候就去給別人挖樹、撿破爛,忙碌的生活和長久的勞累,讓這位老人身上充滿了歲月的風霜。
日子在忙碌中一天天過著,王建軍也在王開德夫妻倆的悉心照顧下,平安長大了。王開德和妻子顧忠蘭三十年如一日照顧王建軍,他們的事跡也在村里成為了佳話,2014年王建軍被納入政府監測戶,2015年原星火村與農興村合并后,農興社區村委會及相關政府部門也向這個家庭伸出了援助之手。
可是,長時間的藥物治療并沒能延緩王建軍的發病速度,他的疾病愈發嚴重了。看著在身邊長大的孩子如今也已到了而立之年,自己也成了耄耋老人,老兩口也越發感到力不從心。經過綜合考慮,在去年10月,王開德老人終于同意了社區的建議,安排王建軍去住院了。王建軍住院后,王開德定期會在孫子的陪伴下去看望王建軍,給他買吃的、喝的、穿的。(記者 吳奇 通訊員 王崗)
責任編輯:桑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