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鄰里,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當發現自己患有心臟二尖瓣關閉不全癥時,他毅然簽署個人遺體捐贈志愿書,成為一名“三獻”志愿者。他就是2022年度誠實守信類“銅陵好人”余家強。不幸離世后,余家強完成一對眼角膜和遺體捐獻。他用一生踐行諾言,奉獻自己。
余家強出生在農村,從小就懂事孝順。17歲那年,他跟母親來到銅陵市區打工,母親在飯店洗碗洗菜,他跟大廚學廚藝,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半個家,和母親一起還掉了父親生病所欠下的債務。他還和母親一起打拼,為弟弟買了房子,自己則在外面租房住。弟弟結婚時他傾其所有,像家長一樣忙前忙后地張羅。
母親和弟弟知道他得病后,決定賣房給他做手術。但他不想給家人增添負擔,一再說自己怕痛,還說做了手術也不能保證治愈。家人拗不過他,只好讓他保守治療。患病后,他無法從事原來大廚工作,只能靠打零工過日子。他悄悄買了一份意外傷亡保險,受益人是他的母親。他希望有一天不在人世了,還能給母親一份保障。
“余家強從小就是個有愛心的人,只要我們需要幫忙,他總是助一臂之力。”街坊鄰里這樣說道。生病后的余家強享受了低保待遇,平時街坊鄰里對他也很關心,他就想著:能幫助別人時絕不吝嗇氣力。他加入了愛心協會,經常參加愛心協會活動,想為大家做點事回報社會。疫情期間,他來到友好社區服務中心申請做志愿者,承擔起領送物資、配送到卡點的任務。那段時間,他總是早早地來到服務中心,燒好開水、熱好雞蛋,在大家到來之前就把熱乎乎的雞蛋送到各個卡點。他給行動不便的老人買菜買藥,為密接者上門采樣。見工作人員天天吃盒飯吃膩了,他時不時親自下廚燒一份菜,帶到服務中心或卡點,給大家改善一下伙食。他一刻也不肯停下,就想為大家多做點事情,去世的前一天還在做志愿服務。友好社區工作人員說,他是一個眼里有光、心里有愛的人。
2019年的一天,余家強做志愿活動時,了解到捐贈器官的相關事宜。不久,他就和市紅十字會簽署了個人遺體捐贈志愿書,成為一名“三獻”志愿者。母親得知消息后十分反對。他勸說母親:“我的器官能讓其他病人不再受病痛之苦,能解救好幾個家庭脫離苦海呢。遺體捐贈給醫院,讓醫生們研究,也能夠找到這種病預防、治愈的捷徑……”最終,余家強說服了母親,并囑咐她一旦發生不幸,要第一時間聯系紅十字會。
2022年11月26日,35歲的余家強因疾病突發離開了人世。當天下午,按照其生前遺愿,余家強完成眼角膜、遺體捐獻。這是他留在人世間的最后一份“生命禮物”。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向余家強家屬頒發《捐獻證書》,向其致以崇高的敬意。(記者 李莉)
責任編輯:桑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