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普通工人,數十年如一日奮戰在基層一線,在油庫卸油崗位上默默奉獻,發光發熱;他多次見義勇為、成功挽救5條生命,面對領導同事的夸贊淡然地說:“這些都是我們黨員應該做的”;即便生命走向終點,他仍念念不忘自己的承諾——捐獻遺體、角膜,用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
程裕康1932年出生,22歲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進入阜陽煤建公司(后合并到中石化阜陽分公司)。在工作崗位上,他帶頭挑重擔、干重活,處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他嚴守職責、不徇私,杜絕油品“跑冒滴漏”,確保油品安全入庫,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
1974年冬的一天,程裕康在蚌埠市負責油船運輸時,發現鄰近船民家遭遇煤氣中毒。他一步跳到對方貨船上,迅速打開門窗通風,救出陷入昏迷的一家三口。
1985年5月,一位工友在油罐內清理殘油時,不慎吸入有毒氣體失去意識。程裕康發現后,用繩索系在腰上,由他人拖拽著下到油罐底部,將工友救出。1993年,在光榮退休后的第二年春天,程裕康在河邊釣魚時發現一名女子墜河,他不顧自身安危跳入冰冷的河水將女子營救上岸。
退休后,程裕康曾向家人表達捐獻遺體、器官的意愿。
去年年初,他摔傷了胳膊,傷情剛剛穩定便要求子女帶著他前往當地紅十字會。面對工作人員,老人堅定地說:“只要國家需要,我渾身上下,什么都可以捐!”隨后,程裕康便簽署了遺體、角膜捐獻志愿書。
在收到省紅十字會頒發的遺體、角膜捐獻志愿者證書時,程裕康告訴大家:“雖然我一輩子平平凡凡,但我想在去世的時候做一件讓子女們驕傲、對社會有益的事,那就是把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我是共產黨員,要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
去年12月1日,程裕康又摔傷了小腿,在家臥床靜養,隨后便出現昏迷癥狀。12月7日夜間,小女兒程詠梅注意到老人眼角邊滲出兩滴淚珠,當她為父親擦淚時,卻聽到老人含糊不清地說:“捐遺體……”直到家人在他耳邊含淚應允,老人才慢慢停下來。
2022年12月8日8時30分,程裕康因病在家中逝世。按照他生前遺愿,安徽省紅十字會遺體器官蚌埠醫學院接受站、安徽省紅十字眼角膜庫工作人員獲取老人遺體、眼角膜,用于醫學研究及救治他人。
“父親經常教育我們,要有奉獻精神,要先人后己,要互幫互助,與人為善。現在父親走了,對身后事作出這樣的安排,我們雖然心里難過和不舍,但尊重父親的選擇,為他的奉獻決定感到自豪和光榮。”程詠梅說,“我們會謹記父親教誨,將父親的大愛精神延續下去。”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