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癱瘓的婆婆心中,她是一個特別有孝心的好媳婦;在多年身患精神疾病的小叔子眼中,她是一個充滿愛心的好嫂子……戴美蘭在家庭遭遇變故時,不怕委屈、不畏艱難、不辭辛勞,以一顆善良的孝愛之心,以一種永不厭倦的堅韌之心,時刻扮演好屬于自己的角色。
20歲那年,戴美蘭與南陵縣家發鎮茶林村九甲組的男青年章東勝結為伉儷。丈夫在信用社上班,她在家從事田間生產勞動、操持家務,一家人幸福美滿。可天有不測風云,小叔子章東興于1987年初中畢業后不幸患病,鑒定為精神殘疾二級,每天都需要吃藥維持。婆婆年紀大,經常忘記給小叔子喂藥,導致他的病情時常發作,語言和行為過激。有人勸戴美蘭,趕緊將你家小叔子送到精神病院去,省得在家中添麻煩。考慮到丈夫天天上班,無暇顧及,身為長嫂的她決定由自己來作為監護人,每天負責給小叔子喂藥、為他洗衣服,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剛開始,由于換了個人喂藥,小叔子有抵觸情緒,不愿意吃藥。戴美蘭憑著十二分的耐心慢慢勸導,贏得了小叔子章東興的信任。只有嫂子喂藥時,他才會乖乖地吃下。雖然小叔子不知道用特別好聽的話來表達,但眼里始終含有一份對嫂子的依賴和感謝之情。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正當戴美蘭通過悉心照顧,使得章東興病情平穩。婆婆錢年喜又于2007年中風,從此偏癱了。公公已于1996年車禍離世,丈夫上班又忙,戴美蘭又主動承擔起照顧婆婆的重任。剛開始,婆婆大小便都在床上,她總是不厭其煩給她換洗,幫她翻身。由于婆婆對穿尿不濕褲不適應,每當給她穿戴時,她總是用力阻止,戴美蘭的手經常被抓得血直滴。在幫助婆婆進行康復鍛煉時,由于疼痛,婆婆總認為媳婦是在折磨她,便用拐杖打戴美蘭。對此,戴美蘭總是默默忍受著委屈。
照顧婆婆的這10年,每天她都像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起床后第一件事,是將婆婆在床上穿戴整齊。由于婆婆有一百多斤重,戴美蘭讓她用雙手抱住自己的頸子,面對面將其抱到床邊的輪椅上,即便是冬天,戴美蘭往往都要弄出一身汗。待將婆婆洗漱完畢,幫她吃下腦梗藥、降糖藥后,又要張羅一雙兒女、一家老小的一日三餐。直到將婆婆起居事宜安排妥當,用輪椅推到外面曬曬太陽時,她才擠出一兩個小時的時間,腳步如飛地趕到田間干點農活……一天下來,她雖然身心疲憊,但照顧好婆婆的職責始終沒有忘記。夏天的晚上,她一邊用扇子為婆婆扇涼,一邊陪婆婆聊天解悶。冬天的晚上,她總是先將電熱毯開暖后,再扶婆婆上床。怕她夜晚小便導致觸電,上床后又給她換上熱水捂子。每天睡前,給婆婆擦洗后還要細心涂上防褥瘡藥膏。盡管婆婆癱瘓了10年,由于戴美蘭的精心照料,直至2016年去世時,身上都沒有一處褥瘡。對于媳婦無微不至的照料,婆婆在頭腦清醒時,常常流著眼淚拉著戴美蘭的手說:“這個家讓你受苦了,遇到你這樣的好媳婦,我真是修來的福氣”。
孝愛總是體現在默默的堅韌與無私的付出上。為照顧好一家人的生活,戴美蘭從未外出旅游散心,連去地里干活也不敢超過兩個小時,生怕婆婆和小叔子這一老一小有什么閃失。連80多歲的老母親生病時,娘家那邊打來電話,她都沒有時間趕去探望,對此,戴美蘭深感愧疚。
如今,小叔子章東興已經54歲了。由于戴美蘭像對待親弟弟一樣對待小叔,在衣食上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在用藥上堅持多年如一日不間斷,他的病情一直得到穩控。戴美蘭先后被群眾推選為村民代表、村民小組長、鎮人大代表,也贏得了村民們的交口稱贊:“遇到戴美蘭這樣的好嫂子,章東興也算得上是有福之人了,就是親爹娘也不一定能照顧得這么周到。”面對這些贊譽,戴美蘭總是莞爾一笑:“自己的親人,只要我能照顧得動,我就會一直照顧下去”。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