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縣家發鎮永林村村民程萬云是一位普通農家婦女,她樂于助人,利用自己每天往返縣城出售大棚蔬菜的便利,十多年來義務給鄰近幾個村民組的村民代銷農產品,還幫上街不便的村民代購物品并送上門,成了義務快遞員。在她所住的村莊周邊,只要提起她,大家都豎起大拇指。
人們常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得的是一輩子做好事。程萬云自從種了大棚蔬菜后,每天都要到位于縣城西門的春谷農貿市場去賣菜,周邊鄉民家中有少量農產品怕往街上跑的,或者想在縣城買點東西又沒時間的,只要向她招呼一聲,她都樂呵呵地應承下來,還騎車到出售人或代購人的家門口取送,不厭其煩。這件事,她堅持了十多年。種植蔬菜再銷售,是一件很吃苦受累的事情。為保持蔬菜新鮮,程萬云凌晨一點多鐘就要起床,到大棚里起菜、擇菜、分類,然后裝上電瓶三輪車。周邊的蘑菇、蔬菜種植戶,有時不想因一兩筐菜專門開車送到農貿市場,便將買家的電話交給程萬云,讓她幫忙帶到農貿市場,她總是不講二話答應下來。從家中到縣城春谷農貿市場足有20里的路程,到農貿市場后天還未亮,遇到買家沒空過來取時,她又將蔬菜一一送到位,再把空筐子收集過來一一送到各家。
幫人一把,情暖三分。一些上街不便的鄰居需要購物都會和她說一聲,程萬云便牢記在心上,賣完自家的菜后,不顧身體疲憊逐一幫人代購。閔拐村民組80多歲的老人汪為田家,距離程萬云家有一里多路。老人身患輕微腦梗,上街不便,他想吃餃子,頭一天晚上打電話告訴了程萬云,第二天程萬云便幫忙在農貿市場買回來豬肉和餃子皮,親自送到老人手中。徐塘村民組沈詩清家兒媳懷孕了,想吃鱸魚、蝦,鎮上的菜市場沒得賣,程萬云又幫忙從縣城買回來送到他的家中。垅北村民組的張立標,在廠里上班沒空閑。盡管與程萬云不在一個村民組,但只要打個電話告訴買什么,她就記著幫忙捎帶回來。村民胡傳海開了一個小型服裝廠,廠里的小食堂吃飯人多需要買菜,只要說一下,程萬云就幫助代購。有時,她自己出售的蘑菇等新鮮蔬菜未賣完的,就直接送給隔壁鄰居及服裝廠食堂,一分錢都不收。就這樣,天天不計報酬為村民提供熱心幫助的程萬云,贏得了鄉民們廣泛贊譽:“她是我們村免費的快遞員,真是一個富有愛心的好人啊!”
“只要是為大家的事,我吃點苦、吃點虧算不了什么。”這是程萬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日常生活中,她也是這么做的。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開始對精神生活有了一定的追求。村委會在老油坊前建起一個廣場供村民跳舞健身。此處距離程萬云家有近二里路,她卻不怕麻煩天天將大音響拎去拎來。中青年婦女喜歡跳廣場舞,而老年人喜歡聽戲,她又自己花幾百元買了個小音響,放戲曲給老大爺、老大娘聽。不少戲曲是一集一集的,老年人喜歡追更,每天傍晚早早地來到廣場等候。當遠遠地看到程萬云提著一大一小兩個音響過來時,老人家都高興地喊起來:“小愛子來了!小愛子來了!”問他們為什么喊“小愛子”?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她這人特別有愛心,漸漸地我們就喊她‘小愛子’。”
精神之光,燭照人間。年近六旬的程萬云,雖沒成就什么驚天動地的偉業,卻多年如一日始終秉承著助人為樂的精神,長年累月、不計得失、無怨無悔地為群眾做好每一件、每一樁事情,給他人以溫暖,也讓人們看到“人間自有真情在”。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