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吳義陽,51歲,中共黨員。202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2023年3月,獲得“第八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稱號。
人物寄語:我將始終堅守職責使命,在這條郵路上一直走下去,服務大山里的鄉親,為美麗鄉村建設貢獻力量。
分類、挑揀、打包……4月10日上午7時許,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省太湖縣分公司北中郵政支局營業廳內,投遞員吳義陽正忙著整理包裹。今天,他要將這些包裹運送至太湖縣北中鎮7個村。
吳義陽是北中鎮吳俊村人,他每天奔走的桐山郵路全長108公里,海拔最低500多米、最高1000多米,山路崎嶇堪比蜀道,被稱為“太湖第一郵路”。
過將軍山、奔天花坪、走蓮花寨……不管刮風下雨,吳義陽始終堅守在這條郵路上。
“包裹里裝的是村民的‘期待’,不能讓他們久等。”吳義陽說。
吳義陽告訴記者,他從小在大山里長大,對山外的世界充滿著向往。在那個交通不便的年代,郵遞員是聯系山里山外的重要“橋梁”,村民等信時的翹首以盼、拆信時的歡欣雀躍,都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加深了他對投遞員這一職業的向往。
2000年,吳義陽通過考試,成為北中郵局的一名投遞員,至今已經23年。在此期間,他親歷郵政投遞從步班、自行車班、摩托車班再到汽車郵班的變化全過程。
步班時期,吳義陽送一封信要走好幾天,身上帶著干糧,翻山越嶺,晚上歇住鄉村學校,天亮再接著趕路。在摩托車班時,為了讓包裹能更快送達,他苦練車技,一尺多寬的木橋,他都能穩穩當當地開過去。
2008年初,暴雪連下數日,道路結冰,山區交通幾乎阻斷。為了將緊急郵件及時送達,吳義陽腳纏綁帶、肩馱郵包,堅持送件。在一處崖邊轉彎時,他不慎腳下打滑掉入深澗,后被路過的村民及時發現,這才幸免于難。而此后吳義陽并沒有氣餒,仍然堅守在大山的郵路上,服務村民。
這幾年,村里通了公路,交通條件大大改善,但因為地處山區,中國郵政仍是這里唯一進村派送快遞的企業。網購的普及讓包裹量成倍增加,2016年,吳義陽的摩托車“升級”成了面包車,高峰時一天要攬投500多個郵件。
“老吳,吃過飯了嗎”“吳師傅,上次的事謝謝你啊”“路上慢點哈”……每到一地,村民總會熱情地向吳義陽打招呼。這些年來,除了派送郵件,他還無償幫助村民采購物資。車內空調出風口處,夾著吳義陽的采購清單:將軍村1桶油;吳俊村2袋米、3盒高血壓藥……
吳義陽還自學電商知識,先后指導30多位村民在淘寶、微信、郵樂網等平臺上開網店,幫助他們將“山貨”賣出大山,實現致富增收。他熱心公益,連續13年自費為當地10余名留守兒童訂閱學習報刊。
一路投遞一路情。吳義陽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精神在大山里傳揚,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桐山鴻雁”。
“榮譽屬于過去,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我將始終堅守職責使命,沿著這條郵路一直走下去,服務鄉親百姓,為美麗鄉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吳義陽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