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李楠,蚌埠市退役軍人服務管理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先后獲得全國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先進個人、全省“一改兩為”先進典型等榮譽。
人物寄語
組織把我安排到這個崗位,我就要履好職盡好責,做有溫度的服務者,為退役軍人辦好實事。
“李主任就是我們的‘娘家人’,有啥事只要他在我們就放心。”提起蚌埠市退役軍人服務管理中心主任李楠,退役軍人吳慶松贊不絕口。
吳慶松如今是蚌埠市城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一名駕駛員。兩年前,他所在的單位因經營不善破產倒閉,一時間失去了工作。
“退伍后從事駕駛員工作10多年了,突然失業也不知道能干啥。”就在吳慶松彷徨焦慮之際,李楠走訪了解情況后,主動聯系蚌埠市城投公司,接到一個駕駛員崗位,幫助他實現再就業。
“沒有李主任的及時幫助,我不可能這么快找到合適的工作。”吳慶松說。
“為退役軍人服務就是我的本職工作,全心全意做好它是應該的。”2018年下半年,蚌埠市退役軍人服務管理中心剛成立,李楠就從蚌埠市軍休所調至管理中心,擔任“當家人”。5年來,他始終樹牢首任意識,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
萬事開頭難。為高標準落實好市縣鄉村四級服務體系建設,李楠走遍全市77個鄉鎮、街道和部分村(社區),根據調研情況制定服務中心(站)建設工作方案并督導實施。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蚌埠市組建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1220家,其中創建全國示范型服務中心(站)250個;建設老班長談心室、退役軍人接待室、退役軍人活動室等功能室100余間,開辟退役軍人文化長廊、老兵榮譽陳列室、退役軍人風采墻、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專欄等200余處,實現退役軍人教育有陣地、活動有場所、訴求有渠道、解困有平臺。
在蚌埠市蚌山區黃莊街道退役軍人活動中心,退役軍人老李經常來“充電”學習。他告訴記者:“在這里還可以跟其他的退役軍人互相交流創業經驗、回憶軍旅歲月,特別有歸屬感。”
“老兵們接受部隊教育多年,肯吃苦講奉獻,他們中的很多人不愿意給組織添麻煩。我們要主動走到他們身邊去發現問題、幫助解決問題。”在李楠的積極推動下,蚌埠市退役軍人服務管理中心(站)建立村級“周探望”、鄉鎮“月走訪”、縣級“季聯絡”工作機制,結合新兵入伍、退役軍人返鄉、八一建軍節、春節等重要時間節點,定期開展溝通聯絡、走訪慰問、談心交心等活動。今年以來,蚌埠市各級退役軍人服務管理中心(站)累計開展周探望、月走訪、季聯系10000余人次,慰問困難退役軍人和重點優撫對象4000余人次;推動各縣區開發專項崗位1386個,安排上崗1142人。
“我們還探索延伸服務中心(站)觸角,搭建以社區為中心、居民小組為單位、小區樓棟為單元的網格組織架構,每個單元培育1名思想政治素質過硬的退役軍人為‘信息員’,建成‘1個退役軍人服務站+1個專職工作人員+若干網格員+若干信息員’的管理模式。”李楠告訴記者,這一做法既充分發揮了退役軍人的作用,又能將轄區內退役軍人全部納入網格化管理,全力打通服務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的“最后一米”。
今年5月,李楠被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授予全省“一改兩為”先進典型。(記者 孫言梅)
責任編輯:桑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