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秀榮,1975年出生,現住南陵縣籍山鎮五里社區嘉匯城。2017年聽聞前夫突發腦溢血,正在南京打工的齊秀榮立刻放下手頭的工作趕回來,衣不解帶地在醫院照顧前夫三個月。出院后更是將他接到家中,寸步不離地照顧,自學復健,6年來,在她精心的照料下,被醫生判定為極大可能成為植物人的前夫如今已經能自己獨立地行走一段時間,基本的交流也不成問題。談及前妻的付出,前夫孫木水結結巴巴地道出一句,對不住她。
初見齊秀榮,個子不高,聲音溫柔,典型的江南女子,勤勞耐心,將家里里里外外打理得干干凈凈。然而就是這個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女子,卻一力挑起了家庭的重擔,6年來,不離不棄照顧臥床不起的前夫,100斤的小身板費力地托起200多斤的丈夫,幫他翻身,清洗,按摩,陪他復健、運動、談心。
2016年,齊秀榮和孫木水因性格不合,一氣之下領了離婚證。離婚后,齊秀榮前往南京打工,前夫孫木水在南陵和岳父岳母一起照看上學的兒子。
2017年5月,正在南京打工的齊秀榮突然接到父母的電話,前夫孫木水凌晨被發現在家中突發腦溢血,被緊急送往蕪湖二院。“當時醫生診斷為高血壓引起的腦溢血,以后很大可能會成為植物人,送到醫院就被轉到ICU住了一個月。”齊秀榮說,由于前夫父母已經過世,家中其他親戚也無法長期照顧,這種時候,自己當然得承擔起照顧他的責任。
在ICU治療一個月后,孫木水被轉到普通病房。那時候的孫木水1.83米的個頭,卻只有140斤,人雖然有點意識,但也不會講話,不認識人,只能臥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當時醫生說,因為沒有意識不能自主吞咽,所以每天都是通過胃管給他打營養餐。”齊秀榮看著瘦骨嶙峋的前夫,想著自己還是得再給他加強點營養。于是她嘗試多種方法,既要有營養,也要保證能喂得進去,吞咽沒有障礙。反復嘗試下,齊秀榮開始將蘋果燙熱,再刮出細細的蘋果泥來,一口一口慢慢喂給他吃。
齊秀榮說,在醫院的日子很累,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每天要給孫木水打流食、翻身、清洗、按摩,因為意識不清,加上身體不適,孫木水經常會哇哇大叫,發脾氣。“但是不管怎么樣,我們都要盡力去看,不能放棄。”同病房的病友們看她一個人不容易也經常幫她忙,絲毫看不出這對夫妻曾經離異過。
在醫院住了三個月,齊秀榮看著意識逐漸清醒的前夫倍感欣慰。但是現實的困境也接踵而至,兒子還在上學,三個月的住院治療已經花光了家中的積蓄。齊秀榮沒辦法只好找到主治醫生,將自己的情況跟他溝通,一開始醫生并不同意出院,因為接下來的康復治療非常重要,關系到孫木水以后能不能站起來,走出去。在打聽到康復治療大概在每個月9000元,齊秀榮深知,這是目前這個家庭完全負擔不了的費用。齊秀榮急得團團轉,一方面不想耽誤前夫的治療,一方面又在愁著這個錢要從哪來。
正在進退維谷之際,康復醫生過來給同病房的病友做康復訓練體驗,齊秀榮在旁邊認真觀看,時不時還將動作要領記錄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回來就自己琢磨,拿自己做試驗,碰到拿不準的地方就遠程詢問在外地當護士的堂妹。經過“偷師”,齊秀榮漸漸掌握了一些動作要領,在和主治醫生溝通后,齊秀榮將孫木水接回了南陵家中。
彼時,剛剛盛夏。齊秀榮每天早晨5點起床,給前夫穿衣做早飯,出門打點零工掙點生活費。為了更方便照顧孫木水,齊秀榮接來自己的父母,在她不在時候幫忙照顧下。打工回來,齊秀榮也是一刻沒歇,通過一些簡單的輔助工具幫他鍛煉腰、手臂。一到晚上躺到床上,全身都累得酸疼,但是半夜還得爬起來檢查尿壺,查看孫木水的情況。
半年后,在齊秀榮的照顧下,孫木水慢慢能夠站起來了。一年后,已經能認識人了,兩年左右,攙扶著能走路了。
為了讓他邁開腿,齊秀榮用繩子的一端將他的腳綁起來,另一端綁在自己的手指上,手指用力拉一下,腿才能跟著稍稍抬一點,扽一步走一步,往往一上午復健下來,身上的衣服都不知道濕了幾輪了。經過幾年的反復拉摩,即使到現在,齊秀榮的手指上依然能清晰地看到當初拉繩子留下的繭子。
“他出院的時候140多斤,回來慢慢身體養好了,最胖的時候有220斤。不僅我拉不動,他自己復健也比較痛苦,一喊他鍛煉,就容易發火,手上有什么就扔在地上。”說起回家康復的那幾年,齊秀榮說,很累,根本不想回想,但生病的人跟他計較什么呢,那幾年的時間,煩躁痛苦肯定是有的,但自己從來沒有一刻想過要放棄,即使已經離婚,兩個人還是親人。
自從孫木水生病以來,身邊就離不了人,但一家人要吃要喝要生活,齊秀榮只能讓父母過來照看下前夫,自己空閑的時候在附近打點散工,期間,她賣過保險、在工地做過會計、干過美容。“她的衣服都是家里親戚給的,這6年來基本就沒買過新衣服。”說起齊秀榮,了解她的家人無不豎起大拇指,夸她有情有義。
經過這幾年的復健和治療,孫木水現在只是右邊手腳不太靈活,但是基本在小區周邊自己慢慢走、散散步已經不成問題。但齊秀榮知道,他的心情總是很低落,因為他的身體情況,孫木水很少與其他人交流。齊秀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次偶然的機會,齊秀榮在抖音上看到一些殘疾人的勵志生活,她立刻拿給孫木水看,孫木水看到后非常感興趣。
之后的一次外出吃飯,孫木水正在自己吃力地上樓梯,齊秀榮心血來潮,也給他拍了一個抖音,上傳后很多人留言鼓勵他,孫木水知道后,特別高興,經常在鍛煉的時候讓齊秀榮給他拍個抖音。“從那之后,他好像真正的打開了心扉,尤其是我們每晚7點半開始直播后,他經常在直播間和其他跟他一樣病癥的病友們交流。”齊秀榮說,自從直播后孫木水好像找到了一件自己能做的事,生活有了目標,現在還出動提出和她一起去買菜,因為抖音的短視頻,在街上還有人主動和他打招呼,關心他。
因為機緣巧合,齊秀榮在工地打工的時候認識了開挖掘機的大哥,大哥見她善良、樂于助人,建議她加入藍天救援隊,“因為時間不允許,我平時也參加不了訓練,在隊里基本是做財務和防溺水安全宣傳講師,雖然我能力有限,但是從小家里都教我們要多做好事,能幫多少忙就幫多少。”齊秀榮說,2023年她已經做了8場關于防溺水等安全方面的知識講座。“能夠給別人帶去一點幫助,一些知識,真的很開心,覺得自己生活得更有價值了。”
不僅如此,齊秀榮還是嘉匯城業主委員會的代表,因為在家時間比較多,經常在小區陪著孫木水做康復的間隙,她也會和鄰居們拉拉家常,將大家的對小區環境、物業的意見整理好,及時反饋,充分維護小區業主的權益。在她的影響下,兒子自高中畢業后,只要有時間,每年寒暑假都會去五里社區當志愿者,積極參與社區文明創建、關愛留守學生等活動,像自己的媽媽一樣,盡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問起齊秀榮現在的愿望,她說,兒子即將要上大學了,這些年家里一點積蓄也沒有了,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最好是能帶著孫木水一起干點事,保持家庭的正常周轉。孫木水在旁邊聽到妻子的愿望,斷斷續續地說:“對不住你,這么累……”一直都堅強地回憶往事的齊秀榮瞬間落淚,那一刻,所有的付出和辛苦都有了回應……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