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寧縣雷埠鄉李店社區流傳著一段關于外來丈夫10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妻子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今年62歲的村民鄭四茂。
2023年12月30日,天還沒亮,做飯、喂飯、洗衣、打掃衛生……像往常一樣,鄭四茂開始了新一天的“循環”。因妻子李金娥患腦萎縮,過去10年,鄭四茂像保姆一樣不離不棄地照顧著。
鄭四茂是安徽靈璧縣人,1982年經人介紹認識了現在的妻子李金娥,第二年他來到雷埠與李金娥結為連理,并育有一兒二女。雖不富裕,但一家人的生活也算安穩和睦。誰知天有不測風云,2013年李金娥突患腦萎縮,為了救治妻子,鄭四茂奔走各家醫院,得到的是同樣的答案:妻子從此無法再次站立,需常年臥床。
不善言談的鄭四茂毅然選擇了不拋棄、不放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照顧就是10個年頭,家里家外都是鄭四茂忙碌的身影。
照顧癱瘓在床的病人是件很艱難的事,每天早上5點,鄭四茂就要起來收拾屋里屋外,洗衣、燒飯等,幫妻子洗漱、按摩、鍛煉。晚上等妻子睡了之后,他才躺下,一晚上要起來好幾次,幫妻子蓋被子,詢問她是否要喝水、是否要方便。10年來,他沒有睡過一個踏實覺。為了讓妻子吃上熱飯熱菜,鄭四茂只能將飯一口口喂進妻子的嘴里。
患病長久臥床的人,身體容易長褥瘡。鄭四茂忙完妻子的衣食,還會為她按摩身體、放松肌肉,天氣好的時候背著她出門曬曬太陽。在鄭四茂的細心照顧下,李金娥10年來從未長過褥瘡。別人問鄭四茂有沒有怨言,他總說:“她是我的妻子,我是他的丈夫。如果離開,我會一輩子良心不安。”
10年間,鄭四茂省吃儉用,沒有給自己添置過新衣服;10年間,他沒有去過雷埠鄉以外的地方,即便是上集鎮買東西,也是掐算好時間,來去匆匆。什么是相濡以沫?什么是患難夫妻?鄭四茂用10年的時間詮釋了這些問題。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