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朱興國,主任醫師,扎根臨床一線二十七載,曾獲“時代楷模”“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個人”“中國好醫生”月度人物、“安徽省援外先進個人”等榮譽,被授予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
人物寄語
自從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我就清楚自己肩上擔負的職責與使命,要以實際行動詮釋“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醫療援外精神,傳遞“中國溫度”。
時值寒冬臘月,合肥市第八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朱興國依舊早早地來到辦公室,開啟一天的工作。從醫院新門診大樓竣工驗收到日常管理,他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因為政治和業務素質過硬,2016年,朱興國參加中國第五批援南蘇丹醫療隊。2017年,他擔任援外醫療隊隊長、黨支部書記,帶領全體醫療隊員,遠赴非洲救死扶傷。先進的診療技術、熾熱的醫者仁心,為南蘇丹人民帶去了健康,也傳播了中國文化,為祖國贏得贊譽。
“剛組隊時,我的心情非常復雜,既感到迷茫,擔心自己能否擔起祖國交給我的重任。出發前,在完成援外醫療工作的系統培訓后,我的信心逐漸增強,堅定了努力完成使命的決心。”朱興國告訴記者。
“在那里開展工作,必須適應當地的實際情況:用輸液皮條和鹽水瓶做胸腔閉式引流,搶救胸腔出血患者;用手電筒代替無影燈照明做手術……時隔多年,這些畫面依然歷歷在目。”朱興國說。
南蘇丹醫療條件艱苦,朱興國和隊員們頂著巨大壓力,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條件,在當地開展了疝無張力修補術、無痛胃鏡檢查、臂叢麻醉等6項新技術、新項目,盡全力救治每一名南蘇丹患者。與此同時,在朱巴教學醫院,朱興國還積極申請開設中國醫療隊的外科門診,開展新的診療項目,填補了當地的醫療空白。
2017年6月底,一位長期患有腮腺腫瘤的病人,輾轉找到朱興國求助。雖然屬于口腔科疾病,普外科專業的朱興國頂著巨大的壓力,經過精心的準備和充分的手術預案,圓滿完成了這臺高難度的跨學科手術,為患者解除了長達15年的病痛。
南蘇丹用血緊張,血庫屢屢告急。朱興國不顧個人安危,在自身體重過輕被拒絕的情況下,仍然帶頭堅持獻血。他還兩次深夜冒著生命危險,成功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中國醫療隊的精湛技術和無私奉獻得到了患者和當地同行的認可。很快,他們就和當地患者、醫護人員打成一片。雖然他們的膚色不同、文化不同,但治病救人的理念是相通的,當他們攜手成功救治患者后,喜悅與自豪之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作為隊長,朱興國還首次創辦了《中國援南蘇丹醫療隊隊刊》,結束了醫療隊沒有隊刊的歷史。朱興國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出了一支有擔當的醫療隊。
援外期間,朱興國還主動與南蘇丹衛生部和教育部取得聯系,組織義診和捐贈,舉辦學術講座,在“傳、幫、帶”中為南蘇丹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2023年10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中國援外醫療隊群體代表“時代楷模”稱號。第五批援南蘇丹中國醫療隊隊長朱興國作為中國援外醫療隊代表之一,位列其中。
回國后,他將海外醫療援助經歷和國家給予的榮譽轉換為工作的動力,繼續發揚援外精神。近年來,合肥市第八人民醫院不斷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醫院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