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師者,就要用師愛之光,照亮孩子心靈深處追求向上的路。”
張惠,女,1979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教師,濉溪經濟開發區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多年以來,她先后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2名,幫助168名特殊和困難學生走出困境,累計捐款捐物數萬元。2020年,她建立“小海豚”志愿服務隊,吸納招募20名愛心志愿者,建立留守、困境兒童家園。個人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20余場次,受益群眾6200余人,累計志愿服務時長1130余小時。先后榮獲“安徽省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優秀輔導員”“安徽省師德先進個人”“淮北好人”“淮北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
投身公益 匯聚社會溫暖力量
張惠所在的濉溪經濟開發區中心學校,有一名學生李小萱(化名),在8歲那年,父母離異,生活費只能靠年邁的奶奶打短工支撐,日子過得很是拮據。
得知情況后,張惠帶領志愿者來到小萱的家中走訪,她個人每月出資300元,作為孩子的生活費,并一直持續數年。
為了幫助更多的孩子,張惠利用周末和節假日契機,帶隊共走訪數百名學生,收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料,又先后資助12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直至完成大學學業。她還主動聯系中建第八工程局、中建八局四公司華中公司等愛心企業為困難學生開展愛心捐助活動,幫助168名特殊和困難學生走出困境。
愛心送教 幫扶身邊特殊群體
為彌補殘疾學生不能隨班就讀的遺憾,張惠帶領“小海豚”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不僅把知識課堂“搬”到了學生家里,更為他們精心準備了生日蛋糕、牛奶、玩具、書籍等生日禮物,讓孩子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張惠非常重視特殊教育工作,給殘疾兒童送教,成為她每周一次,長期堅持的愛心工程。
2020年以來,她帶領“小海豚”志愿服務隊,針對智障、身體殘疾、先天性疾病等不能到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每名學生,制定“多對一”幫扶計劃,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60余場次。每名志愿者針對殘疾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殘疾類別,提前制定切實可行的個別化施教方案,注重對殘疾學生心理上的輔導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
心懷大愛 健全志愿服務體系
疫情防控期間,為了讓孩子們找到在教室上課的感覺,張惠帶隊整合周邊志愿服務資源,建立年級志愿服務工作站10個,家長志愿服務站點1個,在每個工作站配備心理輔導志愿者1名,教育志愿者5名,實現了志愿者、服務內容、服務對象的有效對接,真正讓學校全體師生做到了“停課不停學”,學習氛圍始終積極向上。
多年來,張惠以志愿者身份應邀走進全縣多所中小學校參加宣講活動100余場次,主動關心困難學生、殘疾學生,幫助他們做心理輔導,并多次帶領學生為孤寡老人開展“伸出一雙手,奉獻一片愛心”活動,讓孩子們體驗成為志愿者的自豪感。
一路走來,張惠把滿腔的熱情奉獻給了深愛的學生。21年的志愿堅守,讓她成為學生心中的“好媽媽”。日前,經專家委員會評選,張惠獲評全省“月評十佳”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個人典型。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