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盈盈來笑盈盈,自古家和萬事興……”近日,在青陽縣新河鎮十里崗村的文化廣場上,頭覆彩巾的女子居中提起空心彩船,男子們在旁進行鑼鼓、嗩吶等樂器演奏,并作用力撐船狀,他們邊走邊舞邊即興演唱。這場精彩的龍船調演出,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村民到場觀看。
新河龍船調又稱“牌調”,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起源于十里崗村,由于其節奏短巧,歌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且常在春節期間演奏,非常喜慶,深受當地百姓喜愛,在十里崗村擁有大批忠實的“粉絲”。如今,僅青陽新河龍船調協會就擁有400余名會員。“這一切都要歸功于老曹啊!”十里崗村村民、青陽新河龍船調協會會員陶芳鳳說。
陶芳鳳口中的老曹,是指今年61歲的曹潤生。在他的帶領下,組建了十里崗村龍船調文藝演出隊、成立了青陽新河龍船調協會、建成了新河龍船調展示館……隨著龍船調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本人也入選了安徽省首批“鄉村文化帶頭人”、池州市第四批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作為土生土長的十里崗村人,曹潤生從小就對龍船調演出感興趣,每逢過節,他總是跟著龍船調巡演隊走村串戶。1998年,曹潤生成為十里崗村的一名文書后,更是將龍船調作為基層宣傳工作的方式之一。“龍船調土腔土調,村民們從小接觸,都很喜愛它,如果能將其傳唱的歌詞用在政策宣傳中,那大家肯定更容易接受。”
此時曹潤生對龍船調的了解還僅僅停留在“熱鬧好聽、喜慶有趣”上。
“不會咱就學!”參加龍船調興趣班,挖掘收集龍船調相關資料,向龍船調第一代傳承人張衛芳學習唱法和技法,向第二代傳人張衛信、洪璐拜師學習鑼鼓、歌詞創作等技藝……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和基層宣傳工作初顯成效,曹潤生從一位龍船調愛好者成長為龍船調市級非遺傳承人,也從十里崗村的一名文書變成了村黨委書記。
期間,曹潤生不斷創新龍船調的演出方式方法、入戶巡演技巧,即興創作編寫歌詞。他創作的“村規民約”“防溺水是大事”“雙擁傳統放光彩”“反腐倡廉戰鼓催”等龍船調新詞被《學習強國》等平臺收錄。截至目前,曹潤生已創作出百余首龍船調新詞。
龍船調新詞的口口相傳、“聲”入人心,為十里崗村的宣傳、治理工作帶來了幫助。在曹潤生的帶領下,十里崗村先后獲得了“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2021年,曹潤生不再擔任十里崗村黨委書記,至此,他將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龍船調的傳承創新上。組織龍船調文藝演出隊參與各類演出、展演、巡演,不斷擴大龍船調影響力;帶領龍船調黨員志愿者在主題黨日、老年大學課堂上普及、宣傳龍船調的唱腔、技法、唱詞填寫;與新河鎮中心小學、童之憶幼兒園溝通聯系,開設龍船調周五興趣班,培養少兒對龍船調的興趣愛好……如今,一批又一批的新人加入龍船調的演唱隊伍,他們在傳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創新,讓“非遺”在新時期散發新的魅力。
“作為市級非遺傳承人和新河龍船調協會會長,我將不辱使命、守護匠心,不斷探索和拓展傳承傳播渠道,讓更多年輕人喜愛、傳承這一優秀非遺文化,讓龍船調在鄉風文明中綻放光彩,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大的力量。”曹潤生說。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