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雖然身體殘疾,卻用自己的雙手為社會獻出了無盡的愛與希望。蚌埠市的孫學伍就是其中的一位,曾獲評“經開區好人”的他,其故事讓人動容。
作為一個雙下肢重度殘疾的人,57歲的孫學伍并沒有因此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社會的責任。他不僅要照顧94歲的母親,還在社區開設了一家中醫推拿館。他堅信,即使身體殘疾,也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長來回饋社會,來幫助那些同樣身處困境的殘疾朋友。
孫學伍(前)正在給一名盲人進行推拿
每天早上,孫學伍照顧好老母親后,便乘著殘疾車前往位于和順家園小區8號樓一樓的小店。有時候,會帶著母親一起來“上班”。這家推拿館最初是社區用房,去年在市殘聯和區殘聯的支持下,正式對外開放。然而,最初的時候,生意并不景氣,因為很多人都懷疑一個肢殘人士如何能進行有效的推拿。
對此,孫學伍解釋道,雖然他的雙下肢嚴重殘疾,需要借助拐杖行走,但上肢功能完好,可以坐著為客人進行推拿,與正常的推拿師并無二致。關于他學習推拿的經歷,要追溯到8年前。2016年,出于對中醫的熱愛,他自費前往山東學習中醫推拿。經過多次努力,最后一次,他執著精神打動了學校,被免除了學費。他堅持不懈地學習,最終獲得了高級按摩師職業技能證書和高級中醫推拿師證書,成為一名專業的推拿師。
回到蚌埠后,孫學伍最初在一家職業培訓中心擔任中醫推拿老師,許多與他類似的肢殘人士在他的指導下獲得了一技之長。然而,由于他們身體的限制,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仍然十分艱難,為了幫助更多的人,經過多方的支持,去年6月,孫學伍開設了這家名為“達康養生館”的小店。
走進養生館,滿屋掛滿了錦旗,“愛心助殘暖人心,妙手回春德永存”“關心困難群體獻愛心,無私奉獻傳承好美德”“艾灸推拿真功夫,養生保健祛頑疾”,在孫學伍的小店里,充滿了愛與溫暖的氛圍,那些掛在墻上的錦旗,是對他無私奉獻的最好贊美。幾位正在接受治療的殘疾人中,既有肢體殘疾者,也有盲人,每一位正在接受治療的殘疾人,都對他滿懷感激之情。
孫學伍深有感觸地說:“殘疾人的生活很不容易,我深有同感,尤其是肢體殘疾,長期的身體扭曲會導致各種疼痛。”最初,他只是幫助身邊認識的殘疾人,但后來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尋求幫助,不僅在市區,甚至三縣也有許多人前來。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已有60多名殘疾人來店接受治療,其中幾位還留下來接受培訓,成了小店的推拿師。
“孫老師是我的貴人,不但緩解我的痛苦,還讓我能像正常人一樣自食其力。”41歲的朱云登患有強直性脊柱炎,長期以來飽受腰肩頸椎病方面的疼痛困擾,他聽聞孫學伍開設推拿店,并為殘疾人朋友提供免費推拿服務,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前去尋求幫助,孫老師熱心接待并為他進行了免費的推拿調理。在幾次調理后,朱云登的身體疼痛逐漸緩解,對孫老師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更讓他感動的是,孫老師得知他現在沒有工作,不僅讓他跟隨學習成為助手,還免費傳授推拿技能,讓他能夠獲得生活來源,同時也為其他殘疾人和困難家庭提供幫助,讓他備感欣慰和自豪。
52歲的杜新生是一名小兒麻痹癥患者,去年在修車時不慎扭傷腰部,導致腰肌勞損,遭受疼痛折磨,無法正常工作。在得知孫學伍開設理療店后,他前去尋求幫助。孫老師不僅為他進行了多次免費的推拿、刮痧和拔罐療法,讓他感受到了身體疼痛的緩解,更讓他深深地感受到孫老師對殘疾人的關愛和關懷。受到孫老師的影響,杜新生產生了學習推拿的念頭,希望能夠像孫老師一樣,用自己的力量幫助更多飽受病痛折磨的殘疾人擺脫困境,傳遞孫老師的愛心和希望。
除了提供免費的推拿服務外,孫學伍還舉辦了許多義診活動和健康講座,向社區居民傳授中醫養生知識,讓更多的人受益。他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殘疾人也有著豐富的技能和價值,他們同樣可以為社會作出貢獻,同樣值得被尊重和關愛。同時,也希望在全市多開幾家這樣的小店,幫助更多的殘疾人。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