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41市經濟半年報新鮮出爐。
長三角41市中,上海以22346億元的總量位列第一,穩住了全國“經濟第一城”的地位。上海上半年保持了4.8%的經濟增長。其中,第三產業成績亮眼,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0%,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3.4%,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3%,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增長6.5%,金融業增加值增長5.7%。同時,固定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同比增速達到10.2%。
蘇州與杭州的上半年GDP均突破了1萬億元,分列第二、第三位。杭州的GDP總量首次在上半年實現了萬億的突破。南京、寧波、無錫、南通、合肥和常州等城市位次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寧波上半年GDP首次突破8000億元關口。在全國范圍內,寧波也晉升一位,超過天津成了全國GDP第11城。
正在沖刺“萬億俱樂部”的兩個潛力股溫州和徐州的名次則十分膠著。目前溫州憑借微弱的優勢沖在了第十名的位置,兩座城市上半年GDP僅相差70億元。下半年兩城的成績值得關注。
包括上述城市在內,長三角共有23個城市的上半年GDP超過2000億元。江蘇“十三太保”全部包含在內。江蘇也成了全國唯一一個所有地級市上半年GDP均突破2000億元的省份。
從增速來看,長三角整體表現優秀,共有34個城市超過全國5%的上半年GDP增速,13個城市的經濟增速超過6%。
江蘇共有5個城市的GDP增速超過6%,分別是宿遷、淮安、徐州、連云港和蘇州。除了蘇州以外,都屬于蘇北地區。尤其是宿遷和淮安,成為長三角地區增長最顯著的城市,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7.3%和7.1%。
浙江則有紹興、麗水、湖州、衢州、金華、溫州、臺州共7個城市位列長三角增速前十。其中,紹興上半年經濟增速達到7%,僅次于宿遷、淮安。紹興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93億元,同比增長10.2%,增速居浙江省第一位。此外,紹興的工業增長、出口成績均可圈可點,規模以上工業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9%,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2.0%。
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強的情況下,長三角多地的外貿也逐漸找到新的增長點。
上半年蘇州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12316.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2%,其中出口7632.2億元,增長9.9%。一般貿易進出口占比達到42.7%,超過加工貿易。蘇州民營企業進出口4773.9億元,增長13.6%,占同期全市外貿總值的38.8%,拉動全市外貿增長5.1個百分點。外貿百強企業中,民營企業從去年上半年的26家增加到今年的32家,成為進出口增長新力量。
另一個典型城市是金華。金華上半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4236.0億元,同比增長14.7%,其中出口3760.1億元,增長18.8%,進出口、出口規模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歐美以外,東盟、印度、拉美等新興市場增長強勁。蘇州對新興市場中東地區、墨西哥、印度進出口分別增長10.6%、15.9%、16.7%。金華對前三大貿易市場拉美、非洲、美國進出口分別增長24.2%、11.8%和28.6%。同期,金華對東盟、印度、墨西哥進出口分別增長27.7%、20.9%、28.2%,三者合計拉動全市進出口增長4.4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