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在收獲更大“驚喜”——合肥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758.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
從榜單來看,前7個月安徽省外貿規模位居全國第9、中部第1。
貿易是流,產業是源。安徽外貿相繼超越中部以及沿海部分省市,持續進位的底層邏輯在于,產業結構的比較優勢鍛造了外貿增長的“爆發力”。
具體而言,產業鏈供應鏈不斷優化升級、各類經營主體活力被激發、勇于開拓新興市場等,都是安徽外貿創新高、再進位的驅動力量。
全國第9、中部第1
在蕪湖港國際集裝箱碼頭的裝運堆場,100多輛奇瑞汽車在蕪湖海關關員的監管下被裝入集裝箱內,即將登上貨輪、發往海外。
港口是觀察外貿的窗口。今年以來,安徽貨物貿易進出口保持較好增長態勢。
來自合肥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758.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
出口仍是“大頭”,總值達3206億元,同比增長9.5%;進口1552.9億元,同比增長3.4%。
再看7月當月,安徽省進出口786.3億元,同比增長7.1%,創歷史新高。
從全國排位上看,今年前7個月及7月當月,安徽規模均位居全國第9、中部第1。
具體來看,前7個月,安徽省進出口、出口、進口分別排名全國第9、9、12位;7月當月,安徽省進出口、出口、進口分別排名全國第9、7、11位。
“截至目前,奇瑞汽車已出口至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于后續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我們信心十足。”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業務負責人馮平說。
外貿經營主體持續活躍。今年前7個月,安徽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均實現增長。
民營企業向來以市場嗅覺敏銳、反應迅速著稱,被視為外貿的“穩定器”。
前7個月,安徽省民營企業進出口2405.7億元,同比增長9.5%,占全省外貿總值的50.6%,比去年同期提升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787.4億元,同比增長6.3%,占全省出口總值的55.8%;進口618.3億元,同比增長19.9%,占全省進口總值的39.8%。
民營企業進出口總值占全省外貿總值的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1個百分點,表明安徽外貿活力和韌性正在提升。
而民企出口保持增長態勢,也得益于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穩外貿政策相繼出臺,為企業“走出去”創造了良好的內外部條件,助力其“修煉內功”,發力海外。
出口產品提“質”向“新”
在安徽,外貿增量有傳統領域支撐,也向新興行業聚攏。
近日,在安徽沃博源科技有限公司倉庫內,4000多個儲能電池整齊擺放,經海關檢驗合格后,這批儲能電池將漂洋過海到達歐盟。
“我國民用電價格一般為0.52~0.62元/千瓦時,而西歐家庭用電平均電價為每千瓦時0.395美元,折合人民幣為2.87元/千瓦時。面對國際市場需求,我們加大研發力度,生產出具備高循環壽命、無重金屬污染、高容量等多項優勢的鋰離子蓄電池,深受歐洲市場歡迎。”安徽沃博源科技有限公司進出口部負責人尚廣軍說。
“今年前7個月,安徽省出口機電產品2239.4億元,同比增長12%,占出口總值的69.8%。”合肥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電動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273.4億元,同比增長7.3%;值得關注的是,汽車(包括底盤)及零配件合計679.9億元,同比增長24.6%,拉動全省出口增長4.6個百分點。
汽車產業何以快速發展,拉動出口增長?安徽瞄準打造新能源汽車強省目標,堅持龍頭牽引,助推奇瑞、江淮、蔚來、大眾安徽等整車企業實現重大進展;精心編制產業鏈圖譜、補鏈延鏈強鏈。
截至6月底,全省汽車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已超1360家,較去年凈增80多家。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62.1萬輛,同比增長81.4%,在全國排名由去年的第4位躍升到第2位。
“新三樣”增長強勁的同時,“老三樣”正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出口結構也進一步優化。
走進長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的數字車間,映入眼簾的沒有嘈雜的傳統制造場景,而是一派寧靜有序、高效運作的新景象,該企業又進一步向內膽裝配、冰箱發泡等關鍵環節聚焦,用新技術更多地賦能生產制造。
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家用電器出口210.5億元,同比增長14.9%;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出口268.3億元,同比增長24.7%。
安徽外貿發展的產業基礎、要素稟賦、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出口商品向價值鏈上游攀升。越來越多的“安徽制造”走向全球。
市場多元化再拓展
“新三樣+老三樣”在全球貨架不斷上新;“老朋友+新朋友”在世界版圖不斷拓展。
前不久,蕪湖錦順進出口貿易公司負責人剛從法國巴黎回來。當地時間7月1日至3日,2024法國巴黎國際服裝服飾采購展覽會在巴黎凡爾賽門展覽中心舉辦。
“本屆展覽會恰逢法國奧運年,中國服飾展商以自主品牌的產品和技術優勢,吸引了國際專業買家駐足交流。我們生產的各類襪制品受到了與會客商的青睞,現場結識意向客戶30多位,簽訂意向訂單50萬美元。”該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安徽先后組織2000多家企業參加“徽動全球”活動,計劃參加40場以上境內外知名展會,并加大對中小企業參與境外展會的資金補助等舉措。
組團出海、亮相展會、拜訪客戶、洽談合作……外貿企業拓市場、接訂單的信心不斷增強。
從數據來看,傳統市場也正在恢復“下單”。今年以來,安徽對前三大貿易伙伴進出口均實現增長,歐盟為第一大貿易伙伴。
前7個月,對歐盟進出口628.7億元,同比增長5.7%,占全省外貿總值的13.2%;對美國進出口548.2億元,同比增長9.4%,占11.5%;對東盟進出口540.6億元,同比增長5.1%,占11.4%。
在全球貿易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市場多元化和新興市場的開拓是安徽外貿增長新方向。前7個月,安徽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2370.9億元,同比增長4.2%,占49.8%;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1136.9億元,同比增長4%,占23.9%。這些新興市場的快速增長,為外貿提供新增長點,也降低了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風險。
綜合受訪外貿企業負責人的看法,眼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仍較復雜,主要市場補庫存力度和持續性有待觀察。
這就要求全省上下繼續進一步發揮穩外貿政策的綜合效能,切實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持續培育外貿新動能,全力推動外貿質升量穩,力爭在外需強動能上把握更大主動權,以一域之更大作為持續促進穩預期、穩增長。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