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今年出口的第三批訂單——210箱鋰電池。今年以來,公司出口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3%。”譽嬌誠科技(黃山)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幼華說。
譽嬌誠科技(黃山)有限公司是一家研究生產高性能低溫、大倍率磷酸鐵鋰電芯和鈉離子電芯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品主要應用于摩托車、汽車啟停電池領域,憑借大倍率長循環、低溫充放高穩定性等性能成功解決了超低溫放電的痛點,在國際市場十分受歡迎。
隨著全球電動化轉型的加速,新能源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鋰電池作為關鍵組件,其出口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不只鋰電池,還有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產品。今年以來,“安徽制造”憑借新技術、新產品脫穎而出,尤其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領跑出口。據合肥海關統計,今年前8個月,安徽省外貿“新三樣”產品出口共計318.8億元,同比增長14.6%。
近日,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批太陽能光伏組件順利裝箱,搭載“合新歐”中歐班列出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海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不斷搶占市場份額,今年4月,以130億元人民幣的企業估值入選了《2024·胡潤全球獨角獸榜》。”該公司業務聯絡員黃遠欣說。
細細梳理安徽“新三樣”企業發現,高度重視創新是普遍現象。近年來,安徽省創新驅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壯大。“新三樣”領跑出口,充分體現了技術發展的成果,深受全球消費者歡迎,其國際市場也將不斷拓展。
“新三樣”出口的持續增長,還離不開政策、服務的持續發力。
前不久,奇瑞集團向合肥海關所屬蕪湖海關申請了一份中國—東盟原產地證書,依托自助打印政策,從發送申請到取得原產地證書,全程僅耗時1分鐘。
“東盟一直是奇瑞重要的海外市場,實施自助打印前,我們要到海關窗口簽字蓋章才能夠領取證書,現在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直接打印證書,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奇瑞國際公司關務負責人蔡文雯說,“9月份以來,我們為540輛出口馬來西亞的汽車申請了9份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預計可在進口國減免關稅26萬元。”
在海關總署積極推進下,自2024年9月1日起,增加《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項下輸越南原產地證書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項下輸馬來西亞、越南的原產地證書為可自助打印證書。
為助力更多企業搶抓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黃金機遇,合肥海關依托智慧海關建設強力賦能作用,加大對自貿政策的宣傳、推廣和培訓力度;做好證書適用分析,精準指導企業出口印度尼西亞等地的部分整車區別化選擇優惠幅度更大的RCEP原產地證書;依托“智能審核+自助打印”智慧審簽新模式,讓企業不用跑腿便可在線打印。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