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前三季度,我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28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較全國高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198.5億元,同比增長8.5%;進口2084.2億元,同比增長2.2%。
進出口總值排名中部第一
今年以來,我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外貿結構持續優化、貨物進出口穩定增長。前三季度,安徽省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6000億元,排名中部第1位、中西部第2位、全國第9位。
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汽車出口增長強勁。前三季度,安徽省機電產品出口2951.3億元,增長11.8%,占出口總值的70.3%。其中,出口汽車68.11萬輛,增長29.5%,出口量居全國第一;筆記本電腦、家用電器分別出口316.9億元、259.5億元,分別增長25.6%、11.9%。在進口方面,大宗商品進口量穩定增加,機電產品進口保持增長。前三季度,安徽省大宗商品進口803.7億元,增長9%,占進口總值的38.6%。機電產品進口738.5億元,增長5.7%。
數據顯示,安徽省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保持增長。前三季度,對前三大貿易伙伴歐盟、東盟、美國分別實現進出口846.5億元、720.8億元、713.2億元,分別增長7.7%、4.1%、7.4%,分別占13.5%、11.5%、11.4%。
民營企業占比過半。前三季度,安徽省民營企業進出口3149.3億元,增長4.8%,占50.1%;國有企業進出口1613億元,增長3.7%,占25.7%;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519.9億元,增長12.7%,占24.2%。
發送去程企業定制班列330列
對外開放平臺是“安徽制造”鏈接全球市場的重要窗口。今年以來,合肥海關積極助推省內各類開放平臺建設,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合肥海關全力助推口岸擴大開放。指導蕪湖港擴大開放三山港區通過國家口岸辦現場驗收,8月5日首艘國際直航船舶順利入境。支持蕪宣機場國際貨運業務發展,目前已開通蕪湖-河內、蕪湖-仁川兩條國際貨運航線。推動合肥空港口岸增設為藥品進口口岸和合肥空港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通過驗收,不斷提升口岸開放能級。
在中歐班列發展方面,實現海關、鐵路、運營企業數據互通,每批為企業縮短整體通關時間1至2天。推動中歐班列運費分段結算估價管理改革,實行國內段運費不計入貨物完稅價格,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前三季度,合肥中歐班列發送去程企業定制班列330列,同比增長5.8%。
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8835份
今年4月以來,海關總署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在全國20個重點城市集中開展了2024年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
合肥市首次被納入試點城市范圍,成為我省也是中部地區首個列入試點的城市。以此為契機,合肥海關出臺24條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并推動落實。
在提升進出口全鏈條貨物通關效率方面,合肥海關支持合肥派河港、蕪湖港獲得相關作業資質,將“聯動接卸”監管模式擴大適用到新能源汽車,減少傳統模式下整車在港區倒箱等作業環節,平均壓縮境內段50%運輸時間、30%物流成本。上線“直裝直提”業務子系統,將海關通關監管業務嵌入港口作業流程,出口貨物僅需在碼頭吊裝1次,壓縮90%在港停留時間。
此外,合肥海關持續推廣境內運費扣減政策,將符合條件的內河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不計入進口貨物完稅價格,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加強RCEP原產地規則和關稅減讓政策宣貫,前三季度,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8835份,享惠貨值39.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1%和29.35%。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