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合肥召開。會議系統總結2024年工作,交流經驗、分析形勢,安排部署2025年工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馮克金出席會議并講話。記者從會上獲悉,去年安徽工業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逆勢上揚。特色亮點可簡要概括為“兩個前所未有、四個第一、六個全國進位”。
實現“兩個前所未有”:年中、年底兩次在全國工信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發言;在全國工信工作會議上,四次獲工信部表揚肯定,均為歷年所未有。
拼出“四個第一”:預計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左右,高于全國3個百分點以上,居全國第4位,長三角、中部和工業大省第1位;預計全年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0%以上,高于全國10個百分點以上,居全國第6位,長三角、中部和工業大省第1位;幫助780戶企業清償被拖欠賬款18.9億元,提前完成國家清欠專項行動任務,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投訴線索化解率居全國第1位;5個案例入選工信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數量占全國1/10、居全國第1位。
干出“六個全國進位”:預計全年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收5.5萬億元左右,排名提升至全國第6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排名提升至全國第5位;全年汽車產量357萬輛,凈增108萬輛、增長43.3%、占全國比重超1/9,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168.4萬輛、增長94.5%、占全國比重超1/8,排名提升至全國第2位,汽車出口穩居全國首位;兩化融合發展水平63.7分,排名提升至全國第7位;工業云平臺應用率達66.2%,排名提升至全國第3位;服務型制造區域發展指數43.08分,排名提升至全國第7位。
會議指出,一年來,全省工信系統扎實推進助企解難、動能培育、要素對接、政策落地、提質增效五大行動,推進“鏈群融合”提質提效,持續深化科產協同,加強智能綠色發展,成長壯大優質企業,縱深推進黨的建設,改革開放取得實效,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邁出堅實步伐。
會議指出,2025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全省工信系統要聚力抓好九個方面工作。一是實施“五大行動”,千方百計穩增長。提升工業經濟運行監測預警能力,開展工業穩增長專題督導調研,加強精準調度和服務,省市協同推深做實工業穩增長“五大行動”。二是深化鏈群融合,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傳統產業煥發新機、新興產業涌動生機、未來產業搶占先機,深化“一鏈一策”研究,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三是加強優質企業培育,提升為企服務質效。堅持服務和管理并重、發展和幫扶并舉,推動優質企業提質擴量增效。四是強化科產協同,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落實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構建“研發-中試-產品-推廣應用”的全鏈條創新體系。五是深化實數融合,加快工業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六是強化“雙招雙引”,擴大工業有效投資。以優質項目為載體,通過有效益的投資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提升產業培育質效。七是堅持系統治理,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貫徹落實工業領域碳排放雙控工作方案,穩妥推進工業領域碳減排,加快工業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八是深化改革開放,塑造工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堅持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相結合,著力激發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九是加強服務管理,增強行業治理能力。落實管戰略、管規劃、管政策、管標準和加強行業指導、加強企業服務“四管兩加強”核心職能,提升行業治理現代化水平。
會上,合肥市工信局、宣城市工信局、蚌埠市工信局、蕪湖市工信局、馬鞍山市工信局、六安市工信局分別作了交流發言。各市工信局主要負責同志;廳機關處室局、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肥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省紀委監委駐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有關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廳派出機構主要負責同志及其他有關同志在分會場參加會議。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