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中央部門零基預算改革試點,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在支出標準、績效評價等關鍵制度上積極創新。”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出現“零基預算”一詞。
何為零基預算?簡單說就是改變財政資金的分配方式。以往,部門預算是以各部門上一年預算為基數,向上浮動。但是改革后,這個“基數”不存在了,從零開始。
在推進零基預算改革的道路上,安徽省走在全國前列。早在2022年6月,全省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就已經拉開序幕,2023年則是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的首個完整年,當年僅省級就“擠”出了80多億元無效的財政資金。
把“擠”出的這些資金,用在刀刃上、緊要處,提高了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更多資金投向民生保障、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領域,讓一分錢使出十分的勁兒。
安徽見行科技有限公司戰略支撐中心主任張棋瑞對此感受深刻。“去年,見行科技承擔的一項省科技創新攻關項目獲得財政支持,創下了公司成立以來獲得的科技計劃項目經費最高紀錄。”張棋瑞說。
“今年,全省財政部門將打造零基預算改革2.0版,進一步向橫向拓展、縱向延伸,推動財政金融協同發力。”省財政廳預算處有關負責人表示。
一切歸“零”
零基預算改革是一場勇于刀刃向內的改革攻堅,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改革后,關鍵領域的企業能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了!我還記得改革前,每年獲得的政府資金支持最多沒超過300萬元。但去年我們見行科技承擔的‘高穩定多自由度納米級驅動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省科技創新攻關項目獲批了800萬元財政經費支持,大大緩解了企業研發及產業化方面的資金壓力。”張棋瑞激動地告訴記者。
與見行科技一樣受惠于這項改革的企業在安徽有很多。支持資金體量的數倍增長,讓許多企業家、創業者、科研人員為之振奮。
安徽是如何全面開展和深入推進這項改革的?
“破基數”是第一步。各部門預算以上一年預算為基數向上浮動的舊方式,容易導致一些預算部門“護盤子、守基數”,支出政策中存在不少低效、無效政策。
“清政策”是“破基數”的突破口。安徽省全面清理省級185項支出政策,變“只增不減”為“能增能減”,預算部門項目數較改革前下降22%,清退壓減資金88.7億元。
此后,為了盡全力把有限財力聚集起來,更加聚焦大事要事。安徽省創新編制年度重點保障事項清單,“先謀事、再排錢”“上清單、再花錢”。2023年起,一個政府部門申請資金,必須提前謀劃項目,并按照輕重緩急排序,財政部門再統籌安排資金。
通過一切歸“零”、“先破后立”,非重點、非剛性支出明顯壓減,超期項目及其背后的支出政策被一一清理,“該保必保、應省盡省”成為新常態。
化“零”為“整”
“零基預算改革前,各類零散的科技項目琳瑯滿目,光是配合項目申請就占用了我們企業科研人員大量的精力。”張棋瑞告訴記者,改革后,作為企業能真切感受到,各歸口部門的科技攻關項目進行了優化精簡,企業申請項目更方便了,一目了然。
張棋瑞的這一感受有跡可循。改革前,各領域的政策、資金、工作“畫地為牢、各自為戰”。以財政資金的整合倒逼政府工作的整合,正是零基預算改革的效果之一。
改革后,安徽省探索創新“牽頭+配合”的財政統籌整合資金專班運作機制,讓政策聚焦同一任務、資金投向同一領域、工作聚力同一目標。
2023年,在產業、科技、民生、政務信息化等領域,安徽省統籌以往分散在各個部門使用的財政資金整合為省新興產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省科技創新攻堅專項資金、“數字安徽”專項資金等10個專項資金,由10個部門牽頭實施,并組建10個資金使用工作專班。2024年,又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千萬工程等領域,新增5個統籌整合資金工作專班。
“各部門之間打破了傳統壁壘和利益屏障,通過協同合作提高了預算決策和執行效率,也推動了政府部門行政效率的提升。”省財政廳預算處有關負責人表示。
“資金”變“基金”
零基預算改革前,很多財政資金都是直補的,市場化方式運作不夠。如今,安徽省通過政府引導基金、貼息、擔保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用政府力量撬動市場力量。
從原有的產業領域直接補助、無償補助專項資金中,安徽省按照“一產業一基金”模式,統籌162.1億元,支持組建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設立16只母基金,用市場化方式募集更多資源,支持全省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未來,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計劃統籌500億元,撬動1500億元社會資本,做成總規模2000億元的基金叢林。
市場經營主體因此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更多企業獲得基金投資,并且在政府投資的帶動下,引來更多社會資本加入。省財政廳數據顯示,16只母基金共設立子基金142只,母子基金累計投資項目686個、投資金額349.22億元,實現對全省重點產業、重點區域和企業生命周期的全覆蓋。
此外,安徽省還組建了省國有金融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基金出資和運營,用專業打法管理基金運營,面向全國遴選專業機構投資運作,提升了基金的專業化水平,財政資金撬動比例達1∶4.38。
省財政廳預算處有關負責人表示,零基預算改革起到了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下一步,將進一步推動零基預算改革向橫向拓展、縱向延伸,更有效率地集中力量辦大事,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政府效能。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政策資金的供給效率和市場經營主體的獲得感將持續提高。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