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上午,2025年安徽省兩會新聞中心開啟首場“直通兩會”通道,4位省政協委員來到現場,圍繞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民營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強皖澳校企合作、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等話題,暢談履職心聲,從各自的角度為推動安徽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
“今年我帶來的提案就是《充分發揮青年科技人才作用服務科技創新策源地建設》?!卑不帐≌f委員、合肥師范學院黨委書記徐成鋼表示,作為一名教育界委員,他認為,高校作為科技、人才、創新的重要結合點,應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動態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引導更多畢業生留皖就業創業,更好地服務安徽“三地一區”建設。
其次,高校作為人才聚集地,要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以優勢學科吸引匯聚海內外優秀青年科技人才,進一步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勵培養使用力度,整合資源為青年科技人才成果轉化提供有力支持,貫通政策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為創業的青年科技人才搭建平臺、創造條件。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們安徽人?!毙斐射撜f,高校還要弘揚教育家精神,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安徽"三地一區"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民營企業與新質生產力
民營企業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省政協委員、亳州市工商聯副主席卞凱民表示,企業家既要做敏銳的“領航員”,又要做堅韌的“水手”。
他認為,企業家要不斷提升創新意識,不斷強化人才意識,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在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借助高校、科研機構的人才智庫資源,提升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加快數字化轉型,積極引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逐步向全鏈條的智能化生產過渡,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資源配置效率和市場響應能力。
“政府要做智慧的船長,以豐富的經驗,手握政策指南,精準地為民營企業家和民營企業指引著前行方向?!北鍎P民建議,政府要完善政策保障體系,建立完善創新型企業培育體系,創新研發引導體系,人才激勵、培養、服務體系等,持續優化民營企業創新環境。
其次,要推動創新平臺建設,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創新平臺的建設與項目合作,融入從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到成果轉化的“創新閉環”;鼓勵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集聚產學研用資源,體系化推進重點領域技術攻關,助力民營企業家和民營企業在新質生產力的賽道上全力沖刺,向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三地一區”這一輝煌終點奮勇邁進。
皖澳校企合作有望加強
近年來,安徽加快打造新興產聚集地,加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力度,在實踐中逐步探索建立的校企合作攻關模式,在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方面取得豐碩成果,有力支撐了產業發展。
“但企業需求和院校資源的匹配度有待提高,特別是合作的區域化、國際化程度和合作的模式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安徽省政協委員、 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院長方泉表示,希望結合自己本職工作,從提升皖澳校企合作方面,助力賦能安徽產業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她建議提升校企合作平臺區域化、國際化水平,以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產業為例,智能駕駛領域的校企合作完全可以成為皖澳兩地科技創新合作的新平臺。同時,重點建立頭部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避免普遍撒網、重復建設,提高合作效能。她表示,以安徽中藥產業為例,加強安徽高校、藥企與澳門高校合作,有利于借助澳門中藥國際化、標準化經驗,推動安徽中醫藥產業發展升級、揚帆出海。
助力法治安徽建設
“作為一名律師,在實際工作中,我主要從3個方面為法治安徽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卑不帐≌f委員、省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安超表示,在政協履職活動中,他積極參與省政協組織的各項調研、協商活動,每年都向省政協會議提交多篇提案?!拔医衲晏峤坏氖恰短岣咿r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完善農村養老服務》《公檢法在輕罪司法活動中應當遵守謙抑性原則》等3篇提案。”安超說。
在司法活動中,安超全面盡到一位律師的責任,積極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同時,應邀積極參與最高檢察院及省檢察院在刑事檢察和民事行政檢察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復雜案件的研究論證,并及時出具書面的專家意見書;還積極參與長期信訪人訪、申訴纏訴案件聽證,為信訪申訴人釋法說理案結事了,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在非訴法律服務活動中,安超還積極為來皖投資企業和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提供高效優質法律咨詢服務,幫助解決有關創新發展、對外開放、市場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問題。
(安徽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李曉磊 )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