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聚焦2025安徽兩會

2024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8%,經濟總量跨上5萬億元臺階—— 5萬億安徽的進階“密碼”

來源:安徽日報2025-01-23作者:

“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8%,經濟總量跨上5萬億元臺階。”1月20日上午,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在回顧2024年工作時公布了這一重磅數據。

自2009年躋身“萬億元俱樂部”以來,安徽經濟總量以“加速跑”的姿態在過去十多年連續邁過4個萬億大關:2014年、2018年、2021年、2024年分別突破2萬億元、3萬億元、4萬億元、5萬億元。

在很多區域經濟觀察者看來,突破5萬億元對進入“經濟大省”行列有著里程碑意義。

多點突破、全面進擊

安徽站上5萬億元發展新臺階,不僅僅是經濟總量跨越標志性節點,其背后更是各方面發展能力與實力的體系性、匹配性進擊——

安徽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制造業大省,2023年成為中西部規上工業營收最大的省份;安徽的區域創新能力在全國排名持續攀升,2024年達到第7位;安徽外貿近3年連續進了4個位次,2024年排全國第九。更能印證安徽發展熱度的,是從資本市場曾經的“小透明”一躍成為全國上市公司數量排名第七的省份。

放眼全國,這樣多點突破、全面進擊的省份,近10多年來顯然并不多見。

那么,安徽為什么?

大致梳理改革開放40多年我國區域經濟發展軌跡可以發現,改革開放前20年,部分沿海省份得風氣之先,發展“遙遙領先”。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外向型經濟向深度和廣度拓展,沿海省份在享受全球大市場帶來的更大發展紅利的同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入中后期,要素資源制約開始凸顯,產業向中西部梯度轉移規律顯現,沿海發展的外溢效應加快了中西部地區工業化、城鎮化追趕步伐。

在這個階段,安徽做出了幾個深刻影響著今后發展軌跡的戰略選擇。2002年之后,安徽持續大規模實施一項以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產業項目建設支撐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大力改善發展基礎條件的“‘861’行動計劃”。安徽也借此把握了全國高鐵網大建設的戰略機遇,顯著提升了在全國發展格局的時空和區位優勢。2003年之后,安徽提出了全面融入長三角的“東向”發展戰略。2008年左右,安徽敏銳把握先機,明確提出實施自主創新發展戰略,啟動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概念提出的第一波浪潮中搶先布局。???????????????????????????????????????????????????????????????????????

2012年之后,中國經濟步入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得益于之前的基礎和布局,曾經的“后進生”逐步積累起在“長項學科”上比拼的實力和底氣,成了發展的“上進生”。2018年,安徽迎來了被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這一“最大紅利”。

“上進生”進了“重點班”,發展天花板不斷被沖破,安徽的科創+產業、“新三樣”產業、科創金融和資本市場發展等方面持續受到“現象級”關注。?????????????????????????????????

一個區域的異軍突起,當其成為現象,背后就會有一以貫之的底層邏輯、有著長期主義的定力與堅持,有著與趨勢為伍、擁抱變革、向新圖強的開放和進取。

當然,也會有這樣的問題:安徽這些年發展是不錯,但安徽老百姓得到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可以從一個側面來觀察,那就是安徽正在實施的“皖北地區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

正是安徽在這10年建設的投資千億之巨的引江濟淮工程,讓一次性解決3000萬皖北人的喝水問題成了可能,也正在成為現實。

最新的消息是,引江濟淮二期工程的重要節點工程蒙城站已經封頂,這為順利實現皖北28個縣(市、區)地下水水源替換,讓3000萬皖北群眾全部喝上引調水奠定了堅實基礎。計劃到2025年底,皖北6市28縣(市、區)都將完成飲用水源從地下水向地表水的置換,從而一舉告別千百年來“水咸水苦”的歷史。???????????????????????????????????????????

沒有發展大躍升,何來民生大改善?

時與勢,都站在安徽這一邊

時勢造英雄,也不斷造就新的發展增長極。

回溯近年來安徽奮進歷程,不難發現一條主要脈絡:發揮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等多重國家戰略疊加的優勢,自覺把自身改革發展放到全國大局中去思考謀劃推進,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安徽因此站上高質量發展的“新風口”。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轉入高質量發展航道,正處于增長潛力持續釋放階段。

長江,自安徽開始進入下游,長三角區域是我國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安徽全省域加入長三角,成為安徽發展的最大機遇、最大勢能、最大紅利。

看全國,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看安徽,處于長三角和中西部“兩個扇面”交匯點的安徽,必然是構建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

交通樞紐地位更加穩固,就是一個代表性成果:

——國家高鐵路網總體規劃是八縱八橫,其中兩縱三橫5個通道、10條路網干線經過安徽;

——目前,以合肥為圓心、500公里為半徑的區域內集中了中國約35%的人口和40%的消費市場;

——安徽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還建成了平行于京杭大運河的中國第二條南北水運大通道——已經通航的江淮運河;

……

交通、物流條件快速改善,帶來的是產業、資本、技術、人才、信息,打開的是整合資源的空間和更加廣闊的市場。

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不斷轉化為通江達海、左右逢源的發展優勢,安徽在中國經濟地理中的價值大大提升。

時與勢,都站在了安徽這一邊。

“黑馬”的市場化邏輯

事業發展,關鍵在人。

近年來,安徽全省上下都深刻認識到,與發達兄弟省區市的差距,根上是運用市場的意識和能力的差距。

提升企業家和公務人員的市場化素質,是安徽的一個重要做法。

安徽堅持市場化導向,實施萬家企業資本市場培訓,推進基金招商、企業上市,在推進“四鏈融合”上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激發了各類要素市場化流動的活力。

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安徽除了深度參與長三角產業分工協作、讓老百姓能夠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更加注重推進公務人員隊伍在思想觀念、能力素質、工作方式等方面與滬蘇浙的等高對接。

2021年以來,安徽堅持常態化對照學習滬蘇浙,僅省政府部門就已推出10批1024項對照學習的改革舉措,全省各級常態化選派干部到滬蘇浙園區、企業跟班學習。

從“學舉措”向“學方法”升級,努力把對照學習的“形”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勢”,安徽推動發展理念、體制機制向“先進”靠攏,提升了政府治理效能,優化了營商環境。

全國工商聯組織的2022年度、2023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顯示,安徽省營商環境得分與口碑均位居全國前列。

2024年,安徽省零基預算、“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發展、科技金融等改革創新舉措,獲國務院綜合督查通報推廣。

企業家和公務人員市場化素質的提升,促進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吸引了更多資本、技術、人才涌入。

2024年底,國家統計局發布第五次經濟普查結果。其中一個重要成果,是摸底全國法人單位的就業規模。

數據顯示,2023年底,安徽省法人單位從業人員1773.9萬人,居全國第八,比第四次經濟普查新增407萬人、增量居全國第三,上漲29.8%、漲幅居全國首位,被不少媒體和網友視為“黑馬”。

就業規模的大幅增長,反映了每一個人的樸素認知:

哪里發展勢頭好,就會去哪里;

哪里就業機會多、就業質量高、薪酬待遇好、創業機會廣闊,就會留在哪里。

招和引的“硬功夫”

在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的大背景下,安徽經濟能夠保持爭先進位、逆勢上揚,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新興產業“雙招雙引”和產業培育帶來的新動能。

拉長時間軸,從“十四五”以來安徽聚焦實體經濟擴投資、強制造、育主體、聚要素的一組關鍵指標看,就會看得更清晰。

從制造業投資看,2021年至2023年,安徽省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4.6%、21.5%、20%,高于全國1.1個、12.4個和13.5個百分點。2024年,安徽制造業投資增長13.3%、連續48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從大項目看,2021年至2023年,以新開工5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為例,2021年全省有5個,2022年增加到56個、比此前6年的總和還多12個,2023年有53個。2024年,安徽省新開工1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248個、比上年增加36個。

從新增的企業主體看,一大批培育引進的新企業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2023年底,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9萬家,是2020年底的2.3倍;科技型中小企業近2.8萬家,是2020年底的3.8倍。2024年,安徽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5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753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3家,總數均居全國第一方陣。目前,安徽擁有境內上市公司數量增至184家、居全國第7位。

從相關匹配性指標看,“雙招雙引”和新興產業發展與貸款、工業用電量等增長態勢高度匹配。

“十四五”以來,安徽全省人民幣貸款余額連跨3個萬億元大關,截至2024年9月末,增速連續26個月保持全國領先。其中,制造業貸款連續28個月保持20%以上增長,制造業新增貸款占全部新增貸款比重從不到3%提高到20%以上;科技貸款余額連跨6個千億元臺階,從1525億元增加到2024年9月末的7273億元。

安徽更大的收獲是,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通過投身這場發展熱潮,抓發展的思維方式、工作作風都有了很大轉變,市場化、專業化的水平有了明顯提升,各級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更足了、工作的成就感更強了。

全國再“定位”

對安徽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底子相對較薄的省份而言,站上5萬億元新臺階只是一個發展的全新起點,而絕不是可以由此滋生自滿心態的時候。

當此之際,更需前后左右多個維度冷靜地“看一圈”“比一比”,進而持續強化“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拼經濟、抓發展的緊迫感。

當下,國內多個省份正在密集召開兩會,公布了有關經濟數據和發展目標,正可以進行一下橫向對比——

往前看,高手如云。各個經濟大省(市)都在強勢出擊、發展能量不減,一定程度上,目前的態勢就是,“學霸”們不僅“比你強”,還“比你拼”。

長三角龍頭上海市,2024年GDP突破5萬億元,成為唯一的GDP破5萬億元的直轄市,2025年提出的GDP增速預期仍為“5%左右”。

經濟第一大省廣東,預計2024年全省GDP邁上14萬億元新臺階、連續36年居全國首位。與此同時,廣東還是“創新優等生”,區域創新能力連續8年全國第一。廣東在這么高基數的前提下,增速目標也鎖定在“5%左右”。

身邊看,競爭激烈。與安徽GDP相近的省份發展動能強勁,“標兵追兵”都正鉚足干勁你爭我趕。

同為中部的湖南省,2024年GDP預計5.3萬億元左右,2025年的增速目標鎖定在“5.5%左右”。

區域經濟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再從長三角看,安徽的2024年經濟生產總值約為江蘇的36%,浙江的57%。在長三角內的差距仍然不小。

發展任務緊迫,但仍需保持歷史耐心,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從廣東的發展歷程看,廣東省GDP在2011年突破了5萬億元的大關,2013年突破了6萬億元,達到了62475億元;2015年突破了7萬億元,為72813億元,2019年達到10.8萬億元,從5萬億元到10萬億元用了8年時間。

再看長三角“富鄰”江蘇,江蘇省GDP在2012年突破5萬億元,達到54058億元;2020年突破10萬億元,達到10.28萬億元,5萬億元到10萬億元也是用了8年。

先發省份的歷程帶來的啟示是,盡管基數越高、增長的難度越大、挑戰也越多,但只要更加耐心執著抓發展、積極主動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就能不斷鍛造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進而成就“強者恒強”的發展實績。

5萬億之后

站上5萬億元新臺階,總體而言,并未改變安徽發展不足、發展不優、發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安徽經濟社會發展仍然存在一些相對突出的短板和不足,亟待持續發力攻堅。

5萬億之后的安徽,首要的還是堅持走“科創+產業”路子。

量子信息、聚變能源和深空探測是安徽正在著力建設的三大科創高地,也是安徽科創實力的根基所在。在這些具有比較優勢以及包括“新三樣”、低空經濟等部分處于領先身位的領域,更需要以市場化、專業化來聚合各類創新要素,把近年來安徽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上進行的一些創新性探索做得更好,進而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真正能讓更多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科技發明從“書架”走向“貨架”,點亮“科技樹”、形成“產業林”。

展望下一個10年,“科創”無疑仍然是決定安徽能否在區域發展賽道上追趕超越的“最直接變量”。????????

改革也是必須堅持用好的“關鍵一招”。實施首創性差異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才能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也才能真正讓安徽繼續大踏步使勁往前趕,展示作為長三角省份應有的擔當和作為。

向海而興、向海圖強,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是安徽必須鍛造的更鮮明氣質。

對安徽而言,沿江就是沿海,通江就是達海,這已經成為最廣泛共識。當下,安徽企業正在不斷加快“出海”步伐,2023年,安徽成為中部地區對外投資第一省。這就更需要順勢而為,砥礪開放眼界、開放胸襟、開放觀念、開放本領,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牽引,推動思想理念、體制機制、市場環境全面接軌、高水平開放,深度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合作、有效配置全球要素資源,在大開放中實現更大發展。

今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提出了“三個往前趕”,即推動經濟總量在全國往前趕、經濟增速在長三角地區往前趕、各省轄市經濟總量在全國往前趕。

在長三角,安徽不是最優秀的,但憑著敢想、敢拼、敢創新,持續拼搏奮進,就能迎來一個又一個綻放,贏得更多“刮目相看”。(記者 胡旭 吳量亮 王弘毅)


責任編輯:王振華

更多24小時新聞排行
更多專題推薦
更多視頻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精品欧美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成人女人毛片视频在线| www深夜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极品艳短篇集500丝袜txt|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站中国| 在公车上被一个接一个|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7人人添人澡人人爽超碰|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老板在娇妻的身上耸动| 国产色视频一区| 中文乱码字幕午夜无线观看 | 午夜精品不卡电影在线观看| 888米奇在线视频四色| 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asspics美女裸体chinese| 日日干日日操日日射| 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黑人巨茎大战欧美白妇免费| 娇妻借朋友高h繁交h|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男人插曲女人下面|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羽田真理n1170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igao视频| 4480私人午夜yy苍苍私人影院| 成人品视频观看在线| 久久99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欧美乱妇狂野欧美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污污内射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少妇| 国产三级a三级三级| free性欧美另类高清| 国产精品污视频|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