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全球首個體重管理AI大模型——“減單”在合肥正式發布。該大模型由安徽醫科大學校長翁建平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諾特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特公司”)聯合研發。
當前,我國成人超重率達34.3%、肥胖率達16.4%,且呈年輕化趨勢。若不能有效干預,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或飆升至70.5%。2024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6部門聯合制定了《“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提出力爭通過3年左右時間,廣泛建立體重管理支撐性環境,其中特別強調了科技支撐與賦能。
諾特公司董事長吳向明在發布會上介紹,“減單”是在DeepSeek、OpenAI、豆包3個大模型的基礎上,結合諾特公司21年的知識庫積累以及超40萬患者的管理數據訓練而成。該模型通過“智能工具+專業支持+生態構建”,將原本需要專業團隊持續跟蹤的體重管理服務,轉化為可融入生活場景的數字化健康伙伴。其模塊化應用可快速擴展至內分泌科、營養科乃至全科管理領域,預計3年內該模型可覆蓋1億名以上慢病患者。“與同類大模型相比,‘減單’是首個以生活方式干預肥胖相關慢性疾病領域的垂直應用大模型。”吳向明說。
“‘減單’可以幫助臨床營養師快速構建客戶和患者的身體情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鄭雪瑛介紹,當客戶和患者把一日三餐的圖片或文字描述上傳,AI助手就會回答“吃了多少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此外,AI助手還會提示如何用更健康烹飪方式管理體重。
發布會上,安徽省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處處長吳偉說,“減單”有三大創新成果值得關注。一是實現了“千人千策”的個性化干預,將國家倡導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基本管理落地。二是打通了營養分析、運動指導、行為翻譯的全鏈條,可助力基層醫療衛生體系服務提質增效。三是其多模態的智能體交互能力,讓健康管理更“有溫度”,更“接地氣”,幫助群眾從“被動治療”轉向“主動預防”。
責任編輯:陸迪